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乡村旅游敲开四川百姓致富门

2019-08-14 09:59:00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编辑:覃贻花

联合国点赞的明月村:新老村民的创业乐土

明月村的新村民正在培训原住民。(图片由宁远提供)

7月16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第二期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入选其中。

获得国际认可的明月村,到底有多大魅力?

明月村既不修仿古楼,也不修仿古街,却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台湾、成都等地的陶艺家、艺术家、作家来此驻扎。短短两三年,就发展成传说中的浪漫田园、文艺圣地,年接待游客量达18万人次。

谁曾想,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个只能勉强保证温饱的小村庄,农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一亩地年收入仅四五百元。

2005年,因为撤乡并镇工作,三个村庄合并为现在的明月村。尽管如此,明月村仍然摆脱不掉成都市市级贫困村的“帽子”。“直到村里从外地引入经济作物雷竹和茶叶,村民才逐步脱贫。”年过七旬的罗国辉说,现在村里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得感谢那口被人们遗忘的窑。

2014年,明月村借由一口“活着的邛窑”——明月窑,从天府之国的不知名村落蜕变为“明月国际陶艺村”,获得了文化、艺术界人士的点赞,引来工作室、项目组陆续落户。第一批进驻的新村民里,就有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著名陶艺家李清,水立方总设计师赵晓钧,服装设计师、作家、著名主持人宁远,美国注册建筑设计师施国平等“大腕儿”。

明月村的新老村民在远远的阳光房合影。(图片由宁远提供)

“新村民的到来,影响了原住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家住明月村5组的江维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2012年返乡后,父母的不理解、村民的嘲笑曾让他一度迷失。“我搞生态农业,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在父母和村民眼里就是个疯子。”江维说,感谢几位新村民出资帮助他,“现在农场渡过了难关,农产品卖去了北京、上海等地,村民开始向我讨教生态种植的经验。”

在江维和很多原住民看来,明月村的改变,是新老村民共建共享的成果。新村民带来了资金、理念、资源和新的生活方式,带动了明月村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他们对原住民进行产业、技术、文化方面的培训,从而吸引大学生、村民返乡创业。在新村民的带动下,原住民创业项目不断增加,生活越来越好。2018年,明月村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1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876元。

明月村要求入驻的新村民的工作室常态化免费开放,公益培训定期开展。原住村民则以文创院落房东、文创项目员工、旅游合作社成员、旅游从业者等身份,参与到明月村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明月村和谐,是因为新老村民各自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生活。”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经理双丽如是说。

“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长为四川享誉全国的一张亮丽名片。”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乡村振兴智库首席专家、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郭晓鸣认为,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农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农村建设的推进手段,已经成为四川全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统筹城乡改革的重要抓手,“‘乡村’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寄托着人们渴望远离市井、置身田园的向往。”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