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静心修复时光碎片 年轻“文物医生”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2019-08-22 06:35: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绵阳漆木器的修复

漆器

漆马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实习生 林彬

2016年初,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迅速走红大江南北,它将“文物修复”的密码示于人前,用“匠心”演绎如何“化腐朽为神奇”。70年来,随着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无数濒危的古老文物再现光彩。著名文保专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韦荃对此感触颇深,近日,他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一名文物修复师不仅要成为“杂家”,还得感兴趣、坐得住。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入文物修复领域,用年轻的力量守护古人智慧。

上世纪50年代初

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前身为四川省博物馆技术室,上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文物修复大师黄茂林先生、张大千的“御用”书画装裱师刘绍侯先生共同创建

上世纪70年代初

川博建起了一个2层楼的化学实验室,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专业的实验场所,也正式建立了“科技保护”这支文博队伍

如今

川博文保中心,目前拥有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各类实验室、修复室16间,文物保护与科技融合日趋紧密,二者相融相生,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练就本领

上世纪50年代四川成立博物馆修复室

师傅言传身教传承文物修复技艺

在四川博物院,有这样一个平日极少露脸,却不可或缺的群体,他们便是隐身展品背后的“文物医生”。四川文物修复的历史,大概就可以从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成立说起。

著名文保专家、四川博物院副院长韦荃告诉天府早报记者,四川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的前身为四川省博物馆技术室,上世纪50年代初,由著名文物修复大师黄茂林先生、张大千的“御用”书画装裱师刘绍侯先生共同创建,至60年代,北京荣宝斋的书画装裱大师何锡福也加入了川博的文物修复队伍,“那个时候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主要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帮带和指点。学本领,不仅要通过师傅言传身教,还要靠自己悟。”到了70年代末,川博建起了一个2层楼的化学实验室,为文物保护修复提供了专业的实验场所,也正式建立了“科技保护”这支文博队伍,承担了全国一系列科研项目。“当时,四川文物保护修复力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韦荃如是说。

1983年,电子专业毕业的韦荃进入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师从文保专家、原四川博物院院长马家郁先生。入行的头几年,韦荃基本上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峨眉山飞来殿、剑阁觉苑寺、云南丽江大宝积宫等地,都有他的足迹。虽然艰辛,却很受益,“不仅能学到文物保护的技术、文物保护项目管理,更重要的是跟着马家郁先生学会了做人。”不过文物修得越多,就越让韦荃自觉学识尚浅,于是在1988年,他决定去攻读文保专业的研究生,充实学识和能力。

精心保护

负责汉代饱水漆木器脱水项目

在绵阳住五年常凌晨去实验室

研究生毕业后,韦荃回到了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做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并开始主持和承担大量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1995年,绵阳双包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关于漆木器出土后的保存,在当时来说还是一个技术难题。韦荃解释,漆木器浸泡在水里,正是因为这种饱水环境,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因此这批漆木器出土后,文保人员将其置于水池里,后考虑安全将其转移到了绵阳的一处防空洞,但经过几次辗转,漆木器开始出现脱水现象,“显然,这不是长久不计。”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的支持下,韦荃于2000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进行科技攻关,采用纯物理脱水置换、18碳醇加固的工艺成功解决这一保护难题,并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2007年12月,以韦荃为项目负责人的实施团队正式启动。

项目启动后不久,却遭遇了5·12汶川大地震。当时身在绵阳的韦荃心急如焚,眼见唐家山堰塞湖险情不断,藏在绵阳博物馆库房的2万多件的文物必须大“搬家”。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文保专家商议后决定:馆藏的200多件石刻文物和600多件漆木文物暂不转移,但必须在原地对它们采取加固性保护措施。“因漆木器保存条件特别高,必须浸泡在水池中。我们采取了给水池加盖木板和其他重物,防止洪水进入库房时,漆木器随水漂浮、相互碰撞。”韦荃说,为了这批漆木器的保存,他在绵阳租房住了5年,“当时条件有限,为了保证脱水加固过程中60度的恒温环境,经常凌晨两三点去实验室,用木棒搅拌让温度恒定。”

2016年8月,绵阳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经过脱水加固后的漆木马、骑马俑、西汉木俑等110余件文物在展厅中长期展出。步入博物馆的汉马展厅,观众会被闯入眼帘的一个漆马列阵震撼——它们个个肌体雄健、神采奕奕,木胎黑漆、光可鉴人。完整的仪仗队伍呈现的恢宏气势,足以令人赞叹不已。

12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