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文化内涵感性化

2019-08-29 06:52:41来源:四川日报编辑:刘波

  关注评论公号获取权威思想

□肖云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这是对文化的旅游传承方式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旅游主要是一种感性的实践活动,客观上要求调动人们的感官去体验文化和理解文化,它不是像课堂知识传授或者书籍阅读那样正襟危坐,让人利用理性去认识文化,否则,旅游就失去了作为文化传承方式之一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感官感知,又助力形成态度,继而引起情感体验,刺激想象活动的产生,这种想象活动,又积极推动人们的心智与文化榫接。如此,旅游借助感知传承文化,就是要把游客的情感直接激发出来。否则,人们的认识过程往往会因为缺少情感的推动而倦怠,文化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进而言之,按照传播学理论,人们选择某种传播方式的可能性取决于“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也就是说,如果某种方式能够让人不费力地获得某种知识,那么,它被选择的几率就越大,相反,如果费了很大劲儿,却收获甚微,这种方式被选择的可能性就很小。显然,通过感知来体验文化,是一种直接、轻松的方式。

  但要避免一个问题,即文化内涵没有被感性化,使得游客无法获得良好文化体验。比如,作为一种独特文化传统,一些地方目前以孝文化为题,打造孝文化旅游产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会展化,包括“节、会、展、演、赛”五个方面。一些地方的做法就是举办孝文化节,邀请一些中老年书画家来现场写写画画,请老年人来跳跳舞,卖一点针对老年人的商品。二是标签化,就是运用各种形式来展示孝文化,如“孝”字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写法,历代孝子的塑像,有关孝的图片展,评选孝子、孝星等等。这些方式不能说没有感性化的内容,也不能说没有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但我们更多看到,还是一些地方活动、文化“两张皮”,只热衷于发展形式上的“孝”活动,使得“孝”成了一个外在符号,难以打动人心。

  文化传承本身,是文化的再生产过程,如果文化仅仅变为一个噱头、一个标签、一个符号,至多也只是文化的一种物理变化。而文化感性化,是对文化进行再创造,赋予文化以感性形象,让文化产生化学变化。在这方面,我省南充嘉陵区孝文化产业园,就为“孝”加入了感性因素,赋予了文化以感性形象。该产业园将“莪”作为孝的“感性物”(“莪”俗称“抱娘蒿”,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父母怀抱儿女、儿女黏着父母的情形)。该产业园按园林化、艺术化、景区化的要求种植“莪”,通过“莪”直接感知“孝”的真谛。再将“莪”品牌化,设计成一种商标,延伸到有关孝的旅游文化产品、孝的活动、孝的艺术以及旅游服务等各个方面。如此,该区就逐渐形成以“孝”为核心、集旅游各个要素为一体的、可供感知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对于游客而言,文化内涵被感性化以后的被感知,其引发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仍以“孝”为例,人们对“孝”的总体印象,是在过去脑中接收的孝的言行、孝的人物、孝的事件等各种事物之上,逐渐归纳提炼出来的。而我们将孝文化感性化,就是将这个抽象符号转化为更为鲜活的感知形象。这种形象既承载了孝文化过去所有的信息,又能够进一步刺激人们感知孝文化,甚至激发出孝的情感和孝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好的传播,不单是传播某种信息,而是传播一种刺激,激发受众的想象力,继而引起情感波动。

  (作者系省社科院哲文所研究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