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侯冲)11月26日,凉山州彝历新年假期最后一天,普格县荞窝镇云盘山村七年级学生吉联莫八路开始做一本习题册。这是外出务工的父亲送给她的新年礼物。记者发现,当地村民今年彝历新年礼物有了新变化——与往年相比,增加了不少新鲜东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盘山村近四分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择外出务工,人均每月能挣3000多元。记者走访发现,跟往年比,村民们今年的新年礼物里吃的穿的少了,而冰箱、衣柜等大件家具和书桌、书本等学习用品多了。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日海日者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家里,崭新的棕色衣柜很显眼。日海日者一家以前住土坯房,在屋内用火塘做饭,衣服上总是落满烟尘。结婚时,妻子阿子么使作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个衣柜。如今丈夫有了稳定的打工收入,让她心愿得偿。几天前,夫妻俩在镇上选中了这款衣柜,花了2000元,相当于日海日者大半个月的务工收入。衣柜运到家那天,阿子么使作高兴得把衣服叠了又打开、打开了又叠起来,放到衣柜中又拿出来,不停摆弄。她对丈夫说:“我早说过嘛,只要人不懒,日子会越来越好。”
如今走在云盘山村,家家水电齐全,户户干净整洁。听说有客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吉联拉海一边热情地拉着记者到院子里坐坐,一边还自豪地介绍他带回来的新年礼物:四把藤椅、一张茶几。
吉联拉海家以前只有小矮凳,坐下去,膝盖就要顶到胸口。“再不挣钱脱贫,这个家就要垮了。”在帮扶干部劝说下,吉联拉海外出打工,一年挣了两万多元。如今,矮凳换藤椅,人坐得舒服了,腰板也挺得直了。
吉联拉海的邻居日海么次作今年27岁,也在外打工。今年过年她没给娃娃买零食,而是买了一张书桌。日海么次作从没上过学,第一次外出打工时,由于不识字,担心找不到路,她几个月都没敢走出厂区。“让娃娃读书学文化、长本事,花多少钱都值。”日海么次作想好了,接下来再给娃娃买参考书和练习册。
和日海么次作有同样观念的人,在云盘山村越来越多。“我小学四年级才会说普通话,现在的娃娃幼儿园就会说了。”教育的改变,让村第一书记杨洪喜不自禁。
不仅务工赚钱,守着土地也要赚钱。杨洪透露,云盘山村刚通过贫困村退出州级验收,即将发展柑橘套种魔芋,“一年一亩平均保底收入1.5万元。”村道边,满坡都是刚挖好的柑橘树窝,夕阳余晖洒下一片金黄,这是给村民们的又一份新年礼物。
短评
从细微处看彝乡新气象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尤其是去年6月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变化”,成为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关键词。
如果说之前的变化主要集中在硬件设施,比如道路更宽了、房子安全了、幼教点和卫生室越来越多了,那么今年彝历新年期间,记者通过村民的新年礼物,发现凉山州彝区在“软件”方面有了不少变化,注意个人卫生、讲究环境整洁、重视教育投入等内在力量不断被激发出来。
吃过没文化的亏,日海么次作选择了一张书桌,作为孩子的新年礼物。这其中既有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更有家长对“教育可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笃信和坚持。
当下懂得感恩,未来值得奋斗。这些新年礼物,是他们送给自己和家人的心意,是他们不甘贫困的心气,更是他们努力奔小康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