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一年 美丽人居变身“生产力”

2020-01-07 11:18:3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建立长效机制 推广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1月3日,记者在丹棱县杨场镇古井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外都摆放着统一发放的垃圾分类箱,分别标明“有害垃圾”和“普通垃圾”。村里按统一标准修建了垃圾联户定点倾倒池,建有垃圾转运站。“每天下午4点左右,我都会骑着三轮车,把垃圾池的垃圾全部清理收集,并进行二次分类,每年可回收的垃圾能卖4000多元,加上垃圾清运费5万元左右,收入不错。”古井村垃圾清运人王大爷向记者介绍。

丹棱县环综办主任古维芬介绍,该县探索推广了以“党政主导、村民自治、市场运作、三方监督”为核心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元模式”——每人每月交1元垃圾清运费,公开招标垃圾清运承包人,推行垃圾两次分类处理。实施“一元模式”后,农户初分处理减量约50%,经过承包人二次分类处理后,可回收和堆肥垃圾再减量约30%,最后,转运到村收集站的垃圾约为20%,两次减量约80%,可节省70%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重要的是可持续,建立起长效机制。”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表示,要建立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自筹、受益主体付费、社会资金支持的乡村清洁经费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常态化保洁制度,逐步实现村民小组专职保洁员全覆盖。

四川正指导各地积极探索“政府给一点、集体补一点、群众出一点”的保洁员薪酬保障机制,合理设定保洁员岗位数量和职责任务,优先配备中心村、重点村、特色村的保洁员。全省行政村保洁员配备率已达到95%以上。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