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擅自堵路、粗暴打人、侵犯个人隐私等偏颇和极端做法,引起群众不满,影响防控工作开展。战“疫”越是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决不能突破法治底线,守住底线才能筑牢防线。
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发挥法治在防控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意义重大。那些简单粗暴、矫枉过正的行为,看似坚决有力,实则脱离实际,有的还涉嫌违法违规,极易造成对立、引发冲突,非但于防控无益,反而增添新的不稳定因素。疫情防控中,应对严格一些、落实细致一些非常必要,但决不能偏离法治轨道,必须始终做到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文明防控,切实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和合法权利。
疫情带给我们的冲击是巨大的,危急关头更需守住底线。守住底线,意味着一切防控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治精神。特殊时期,拿出特殊办法、用点雷霆手段,可以理解,但要合乎防控目标,更要合乎法律法规,还当遵循“比例原则”,采取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与此同时,积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为群防群控、群防群治营造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有力保障公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
疫情防控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检验。需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规定要求,认真实施《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对措施过头、执法过当、行为失范等偏颇和极端做法及时纠正、坚决纠正。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加科学精准,更加实事求是,更加依法依规,更加文明防控,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有力保障。我们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战“疫”大考中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促进全省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