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外 打响卫生持久战
那些年,城市里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得如火如荼。而偏远的县城、乡村,并没有缺席。虽然环境更恶劣,条件设施更缺乏,操作起来更难,但在吃一堑长一智的各种教训中,这场运动终究如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害灭病和“两管五改”是当时的重点,这是专门针对农村开始的爱国卫生运动。“管水、管粪和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就是‘两管五改’。”沈一民说,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遏制了霍乱、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等疾病。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月活动启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卫生创建、改水改厕、健康教育、除害防病、爱国卫生月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从城市到乡村,爱国卫生运动无一落下。
68岁的四川作家王从地,至今忘不了当年在阆中求学的那段日子。1971年9月,王从地来到当年阆中的一所师范学校时,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杂草长成一人高,教室又脏又破,厕所臭味熏天……”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王从地和140多位同学、40多位老师还有10多名校工,开始了一场艰辛的大扫除。“除草、灭害、打扫死角、清理阴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从学校领来铺床的草垫,让王从地震惊!里面全是臭虫(蟑螂),一群一群,一堆一堆。臭虫是一种取代麻雀进入“四害”的害虫。“我们就按照除‘四害’针对臭虫的方法,把所有草垫拿到厕所门口,一把火烧得精光。”
王从地的学校曾发生了一次流感,140多位学生,一半进了医院。学校的大扫除越发频繁了,医务室专门增加了两个校工,每天不间断地配药、消毒,大喇叭不停地宣传,尤其是强调要搞好个人卫生。“大病一场后,一些不讲卫生的同学有了改变,不洗澡的要洗澡了,不换衣服的要换衣服了。”王从地笑言,当时学校都欢呼,这场卫生持久战取得胜利了!
“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沈一民说这是当年在城乡范围内兴起的社会风尚。光荣与耻辱,王从地感触颇深。1975年,南部县半边街,每天早上天一亮,王从地的家门外就响起敲锣打鼓声,居委会的人扯着嗓子吼通一条街:“门前三包,来客要报,积极打扫,你讲卫生,大家都好……”不等这悠长的吆喝结束,整条街就热闹起来,扫地的、抹窗子的、通阴沟的,忙得不亦乐乎。很快,还会有居委会的人上门检查,门前水沟、街沿、桌椅板凳、铺盖棉絮全是重点。“合格的,就在大门上贴上‘清洁户’的字条,不合格的,就贴上‘不清洁’的字条,不一会儿,就传得整条街都知道了。你想啊,那种小地方,‘不清洁’多丢人啊?只有使劲儿打扫,一边盼着下一次检查,等摘下字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