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天,1台相机 城市湿地拍到了这些野生动物

2020-04-09 09:42: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田珊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肖姗姗)129天,3096个小时,1台相机。

2019年9月9日,西南山地工作室在成都云桥水源湿地护理区(以下简称“云桥湿地”)安放了一台红外触发相机。这是成都平原首次利用自动相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2020年1月26日,西南山地工作室项目经理何既白取回相机。看完全部素材,何既白又惊又喜又焦虑。“那些出现在镜头前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在城市日渐扩展的成都平原,艰难而顽强地生存着……”4月6日,何既白对记者如是说。

生存不易

兽类选择错峰出行

一个区域能够支持着食肉目动物稳定地生活,意味着这个区域拥有较稳定且完整的食物链。仅仅一台自动相机,就记录到云桥湿地内共存的两种野生食肉目鼬科兽类——鼬獾和黄鼬。

去年,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资助了一个项目,名叫“郫都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普查与监测服务项目”,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执行,西南山地工作室负责其中的动物调查与监测部分。

云桥湿地,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村,成都两条重要河流徐堰河、柏条河分别流经云桥湿地两侧,距离人口密集的城区非常近。何既白作为项目主要执行人,把自动相机安放在徐堰河一侧的竹林中。林下有稀疏的灌木,地表铺满了竹子和乔木的落叶,周围是林地和荒废农田。“自动相机记录到的野生动物包括兽类2种、鸟类12种、两栖类1种。”何既白欣喜地发现,云桥湿地内共存有两种野生食肉目鼬科兽类——鼬獾和黄鼬。

“129天里,自动相机明确记录到5次鼬獾的身影,10余次疑似鼬獾的动物在黑暗中远远走过。”何既白说,在清楚的画面里,可以看到鼬獾在落叶堆中翻翻找找,嗅闻地面,“它们饿了,在找吃的。”

鼬獾是一种小型獾亚科动物,广布我国中南部。杂食的习性,让它们能够适应城市周边的环境,但昼伏夜出的作息规律,让城市中的大多数人与它们素昧平生。“因为面部长有白色花纹,鼬獾在成都平原常被误认为果子狸。”何既白说。

镜头前还闪过一个苗条的身影,那是黄鼬,也就是众所皆知的“黄鼠狼”。“在我国许多地区,黄鼬已然成为适应城市生活较快的野生动物,捕食和利用人类的垃圾,它们样样精通。在捉耗子的本领上,甚至高于我们印象中的老鼠天敌家猫。”何既白说,在这次拍摄调查中,黄鼬在镜头中被清晰记录到3次。

相比鸟类、两栖类或者昆虫来说,鼬獾和黄鼬的可见率是非常低的。这说明什么?

西南山地工作室首席执行官、野生动物专家巫嘉伟认为,鼬獾和黄鼬已经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它们会躲开人类白天活动的时间,选择深夜来错峰出行,避开威胁,很聪明的。”

同时,也要感谢城市给它们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何既白直言:“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往往是处于最顶层的,它们的存在,意味着它们以下有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比如说鼬獾和黄鼬,它们捕食啮齿动物,啮齿动物以植物性和昆虫性作为食物来源,昆虫吃植物,植物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如此循环,说明整个云桥湿地,生态环境非常完整。”

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