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口社区:“超级 IP”的可持续发展探路

2020-05-12 13:38:1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田珊

C入口社区怎么建?

三个圈层限定开发强度,人与自然各自“安好”

入口社区大多数脱胎于大熊猫公园边界外围区域的村庄、社区、聚居点。

位于荥经的大熊猫公园南入口社区,从京昆高速龙苍沟出口一直绵延到大相岭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该社区便依托龙苍沟镇发展村规划建设。

早在2015年,龙苍沟镇就规划了旅游小镇项目,2017年起,发展村建起不少农家乐。短短几年时间,农家乐从5家增加到64家。

这些农家乐,可以看作是大熊猫公园入口社区的雏形。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荥经邀请中科院规划团队“操刀”,对旅游规划进行调整,在入口社区建设中,农家乐被整合升级,成为社区的一个组团。此外社区还规划了旅游景区、生态康养度假酒店、户外运动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的旅游业态。

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助理齐晓波是规划团队的负责人,“我们希望探索一种园地合作模式,让公园和社区相互支撑,实现保护和发展的统一。”

齐晓波提出规划思路,将南入口社区规划为三个圈层:邻近大熊猫国家公园红线区域的保护圈层,慎开发、少开发;中圈层,强调主题康养旅游项目,以观光体验为主;外圈层,以康养度假为主题,更好地将自然生长的理念贯彻到康养度假社区。

据此思路,荥经南入口社区提出了“一线五点”的发展规划,“一线”即熊猫翠竹大道,贯穿连接三个圈层;“五点”即熊猫放归基地、熊猫宁静谷、熊猫康养天堂、熊猫民宿村和熊猫温泉小镇。

入口社区的一大功能是吸引园内村民外迁,这方面,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经验。通过编制社区共管规划,改变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启动“力争每户有1人就业计划”,对当地群众免费开展大熊猫保护等方面知识培训,让村民承担起保护地“生态护林员”“劳务输出员”“共建共管员”等角色,当上“熊猫公园人”。

但在入口社区的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挑战。

比如因大熊猫公园边界调整,熊猫康养天堂板块的云上方舟项目被搁置3年,建设时序也被打乱。为了保护大熊猫公园周边环境,项目方还加高了索道支柱的设计高度,进一步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但也付出了更多投资成本。

同为熊猫康养天堂板块的“清风雅雨”小镇项目是一个康养地产项目,土地指标问题一度成为困扰。“如果按照一般的地产项目供地,地方指标不够,企业也接不下来。”荥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探索了“点状供地”的办法,通俗地说,就是只对有建筑物的地块供地。占地3000余亩的小镇,实际使用指标只有700多亩。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