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庄稼不停长,我们的诗就一直写

2020-05-14 14:17: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田珊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肖姗姗)拿起锄头,耕田翻地;放下锄头,吟诗作赋。

你们是农民?“我们是纯粹的农民。”你们是诗人?“不知道,反正我们挖地的时候,脑壳头会想等下能不能写出一首诗来……”5月11日,当记者在西充县槐树镇观音坝村六组见到这群农民时,他们手拿创作的诗稿站在田埂上,面前是几天来刚刚插好的秧,正在收割的麦子,还没打完的菜籽。

今天和往日没什么不同,他们照常来向82岁的陈劳生老先生请教诗歌创作,在田间讨论朗诵诗歌。从2017年起,他们就成为陈劳生创办的“槐树诗社”一员,三年过去了,做农活的好手写出了一手好诗。

“地里的庄稼不停长,我们的诗就一直写。”在四川,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泥腿子”诗人。他们忙时散在山野间耕作,闲时聚在一起吟诗赋词,好不快活,一幕幕乡村版诗歌大会在巴蜀的田野田坎间上演,这些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文字,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2015年10月24日,柳风农民诗社社员在中国首届田园诗歌节上表演非遗项目《柳街薅秧歌》

2016年中国第二届田园诗歌节开幕式现场

82岁老人返乡

为诗词穷尽心血

陈劳生在高龄之际,放弃了颐养天年的生活,毅然带着传播诗词的梦想回到家乡。因为他的归来,一个个最纯粹的人,一首首最质朴的诗,在一个以“槐树”为名的小镇,日益茁壮,热烈绽放。

2017年,已经79岁的陈劳生,从湖北十堰辞去老年大学教师的职务,回到阔别30多年的家乡,西充县槐树镇。作为全国中华诗词协会会员的他,此前一手创办的《武当诗联》风靡湖北十堰。回乡后,本可以从此与老伴闲坐庭院听雨赏花,但陈劳生停不下来,他始终觉得传播和传承中华诗词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于是,他号召从前的学生、昔日的故交甚至左邻右舍,于当年5月成立了槐树诗社。

柳风农民诗社社员朗诵自己的作品,现场交流(朱冰峰 摄)

槐树镇综合文化站原站长王耘说,当年陈劳生找到他商议成立诗社一事时,槐树镇上下都一致赞同,而且非常肯定此举能“激发文化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王耘透露,经过三年的发展,诗社现有诗歌爱好者100余人,开展诗歌创作,常年开展诗歌培训和诗歌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社的活动,并按照传统节日、农时节气、活动主题等编写了《槐树诗刊》。

柳风诗社社员

82岁的陈劳生一人身兼数职,“我在镇上开了课,指导社员们写诗、练诗、吟诗,教他们平仄韵律,对仗艺术,写作技巧;我还下乡去学校,给孩子们讲,给老师们讲;社员们写了诗,交到我这里,我还会帮他们修改,和他们一起推敲琢磨。”他分文不取不说,还把家里的书房变成诗社的办公室,陈劳生在这里创作、修改、整理,然后拿着稿子跑去40公里外的县城打印,集纳成《槐树诗刊》,最后,再一本本分发出去,让诗词爱好者和孩子们学习。陈劳生认为,写诗不是坐在屋里苦思冥想,而是要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感悟成诗。所以,他不仅教“写”,还带着学员行吟于路上——白发苍苍的陈劳生与朝气蓬勃的孩子,在青山绿水间朗诵诗词,是这座山村最美的风景。

“块块大田泥浪嬉,插秧机响一沟弥。瞬间铺得春光翠,树树流莺绕大堤。”这是陈劳生诗里的家乡,也是他诗意的家乡。“家乡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蜂飞蝶舞……时刻都在给与我们灵感。如此丰富的素材,不写诗岂不浪费?”陈劳生说,他还会一直将诗词讲下去,就像他如今还在下地做农活一样,习以为常。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