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景的再现 多少动人的瞬间

2020-06-18 07:07:2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晓铃 郭静雯/文 郝飞/图)摁满红指印的请战书,援鄂、援外医疗队队旗和抗疫日记,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中药制剂、呼吸机……6月17日,“战疫——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1800余件抗疫实物和180余幅抗疫图片,生动展示疫情发生后,全省上下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全过程,全景再现了四川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壮丽篇章。

核酸检测试剂盒、中药制剂

见证科技战疫的“硬核”

步入展览大厅,种类繁多的抗疫物品,让人感受到疫情发生后的惊心动魄和战斗的激烈。橱窗里,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一次性帽子手套鞋套等“堆”起来的医务人员三级防护装备,折射着病毒的可怕;请战书、火线入党申请书、呼吸机等,则见证着四川人民响应号召,同心协力,共同抗疫的决心和勇气。

医务人员的三级防护装备。 郝飞 摄

展览第二单元,一组“四川造”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和中药制剂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疫情发生后,四川企业和医院共同研发的两款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获得欧盟准入资格。其中,参与展出的一款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实现2小时内完成96个测试,产品已销往意大利、德国等30多个国家;另一款“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则可在1.5小时内完成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病毒的快速检测。

检测试剂盒。郝飞 摄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在此背景下,四川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很快推出新冠1号中药制剂“清肺排毒汤”以及“新冠2号、3号”中药制剂。它们疗效如何呢?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月24日,“新冠1号”在全省共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51例,其中有30例治愈出院,绝大部分患者服用后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有效率达90%以上。

展厅墙板上,“四川群防快线”云问诊及四川率先实现的5G+新冠肺炎病例远程会诊,展示着四川抗疫的“高科技”。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李媛介绍,“四川群防快线”是由四川大数据中心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专用平台。“通过该平台,群众在家就能免费得到来自全省200余名呼吸道疾病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就医指引,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减轻了门诊压力。”四川率先在全国实现的5G+新冠肺炎远程会诊,不但覆盖全省200多家卫生单位,让武汉的重症病患也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专家诊疗服务。

勋章、请战书、驰援队旗

见证“最美逆行者”的英勇无畏

医院员工摁满红色指印的请战书。

“我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已做好准备,随时等待召唤,无所畏惧,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展览第二单元,医务人员请战书等大量展品,展示着四川广大医务人员舍生忘死、不辱使命的精神风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四川省出动了强大的专家阵容、雄厚的医疗力量,1463名精兵强将驰援湖北。他们是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者”。第三批医疗队出征时,“英雄机长”刘传健亲自执飞护送。

被网友赞为“独行医侠”的黄维应邀来到展览现场。黄维是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今年2月,他独自驾车1200公里紧急驰援武汉,“当时根本没有多想,就觉得作为医生,此时不上谁上!”在抗疫前线,一次没戴护目镜而密切接触确诊病人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他说,当时自己作了最坏打算:“万一倒下了,就把遗体捐出来作医疗解剖!” 像黄维一样驰援湖北的四川医者,用血肉之躯捍卫了一座城池。

抗疫日志里,医生周颖写下“穿上那套完整的防护衣,足足花了15分钟。即使在只有几度的天气里,还没进行工作就已经开始出汗了!”墙板上医生脱下防护服的照片中,是被面罩勒出印子的疲惫的脸。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医生,在防护服上写下“吃遍水煮鱼、火锅、烧烤等四川美食”的愿望。

郝飞 摄

当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四川迅速派遣两批医疗专家协助国际社会共抗疫情。展厅里,非洲吉布提总理卡米勒授予中国医疗专家组的“独立日勋章”,堪称此次展览“等级最高”的展品。当四川专家组包机转战吉布提后1个月,为表达谢意,吉布提总理卡米勒授予中国赴吉布提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教授“军官级独立日勋章”,授予11名队员“骑士级独立日勋章”。无论是勋章数量还是礼仪规模,在吉布提历史上均属首次。

“雨衣妹妹”的雨衣、志愿者的“别书”

见证普通人的深明大义

接地气的抗疫标语。

“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不打麻将不聚会,健康过节最宝贵!”展览上,大量接地气的抗疫标语,让观众会心一笑。疫情发生后,党员干部坚守一线,普通民众宅家抗疫,同心抗疫,众志成城。

抗疫志愿者、退伍军人何学江来到展览现场。何学江原本在武汉一个工地当保安队长。疫情来袭,他辞职到武汉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病区当上一名消毒防疫志愿者,如今已回到雅安老家务农。“我一点都不后悔。”展览现场,黑黑瘦瘦的何学江回忆,即使曾经参加过很多大型救援任务,第一天走进医院,听到医生千叮万嘱“希望你们进去3个,就出来3个”时,仍然感到紧张。他担心自己不幸牺牲,给家人写下了一封“别书”当作遗物。“写信时手都在发抖,但我不能退缩啊,只有守住前方的大家,才有后面的小家。”何学江话语朴实、语气坚定。

6月17日,疫情期间驰援武汉、为医务工作者做盒饭的“雨衣妹妹”刘仙在展览现场与自己穿过的雨衣合影。

“雨衣妹妹”刘仙,也给展览送来了在武汉时穿过的雨衣、戴过的帽子等。疫情期间,90后姑娘刘仙从成都前往武汉,45天为当地医务人员提供超2万份盒饭。“因为‘5·12’的时候有成年的你,抗击疫情的时候有长大的我们。”漫步展厅,年轻的刘仙好几次激动落泪,“正是这次‘战疫’,让我看到了医务人员的伟大、人民的团结、国家的强大。”

小朋友的抗疫画。郝飞 摄

此次展览,策展方专门将各界人士请战书和孩子们的抗疫画分别挂在了两面墙上,遥相呼应。前往观展的成都市民钟鸣在此驻足良久,“请战书上的一个个手印,是一个个决心和誓言。正是有了前方的守护,才有了我们后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美好明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