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人才发展“三大短板”怎么补?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来了

2020-09-15 11:30:2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覃贻花

9月14日,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暨四川网信云课堂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

全国网信人才的培训,在四川有了“落脚地”!按照“一体两地”布局,一次性培训可承载超1800人的基地在成都和宜宾分别设立。

9月14日,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暨四川网信云课堂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副省长罗强、中央网信办培训中心主任孙爱萍等相关领导来到现场,基地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教育厅、人社厅联合授牌。

随着第一期“网络风险防范化解培训班”学员报到,基地正式启动教学,也迈开了“五年规划”的步伐。

基地布局

“五年规划”分三步推进

打造辐射全国的网信人才培养基地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培养网信人才?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就曾说,“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记者了解到,中央网信办和省委网信委对规划建设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寄予厚望:纳入全国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库”,将参与全国网信人才培训工作;作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相应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任务。

基地实行“一体两地”布局,在成都和宜宾均设置培训基地,两地一次性培训直接承载量超1800人,其中成都近千人。

随着第一期“网络风险防范化解培训班”学员报到,基地正式启动教学,也迈开了“五年规划”的步伐。“五年规划”分三步全面推进:一年启动,三年成形,五年建成。

一年启动,即依托高校挂牌,建立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三年成形,即统筹互联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走产教融合路子,建设实体性网信人才教育园区;五年建成,即建成体系化、正规化、产业化新型互联网学院。基地分阶段打造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建成体系化正规化产业化新型互联网学院。

教学方向

力补网信人才“三大短板”

提供“套餐”,需求方可“点餐”

在建设之初,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就备受关注——怎么开展培训?课程有什么特色?

“当下网信人才发展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短板。”四川省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三大短板包括:党政干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网络社会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的空白亟待填补;着眼未来新兴人群青少年的网信启蒙教育亟待突破。

为此,基地的教学方向要力补“三大短板”,将设置主体班、专题班、研修班、资质班四类班次,以实践、实战、实操能力培养,分级分类开展素能提升和资质培训。

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将提供“菜单式”“套餐式”培训项目,实行“点餐式”、个性化定制、场景式、体验式、浸入式教育。需求方“点餐”,基地自主研发教学大纲。

目前,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的第一批“套餐”已经出炉:媒体融合、网络直播、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网络综合治理……课程紧扣当下热点和焦点问题,学员将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实战演练和现场教学中,学到一揽子应对方案和技能。

师资队伍非常强大,包括业界专家、实战先锋、企业人士、网媒新锐、领导干部等近100名省内外优质师资加入教学队伍。

当天,基地迎来了第一批学员,主要是来自省委网信委成员单位和各市(州)党委网信办的负责人。

如何运作?

跨界合作,人才共育

探索人才培养共建共享新路子

跨界合作,是基地运作的特点之一。据悉,基地的建设和运营正在探寻一条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基地秉持“产研训融合、政企社协作”思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采取市场化路子、多力量参与,企业化管理、多层次运行,品质化设计、多资源聚集,由省委网信办全程主导,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教室打造、教学设置、师资构建。

目前,基地聚集整合了省内外知名网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资源,配套“一中心”、“一联盟”、“多伙伴”的“1+1+N”支撑体系:正在赋能升级的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的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联盟,以及众多省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平台共搭、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科共建、标准共商”新型互动合作形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实习生 张弋凌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