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建 李华刚
2021年7月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恐龙足迹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与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教授、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 Klein)、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叶勇等学者合作,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这对人们了解白垩纪四川盆地的古生态有重要的帮助,论文发表在5日出版的《古地理学报》上。
清理堵塞河道 村民发现4枚金鱼形脚印
2020年7月,古蔺各乡镇降雨偏多,屡屡引发山洪。在黄荆镇原林村,洪水后的金鱼溪一片狼藉,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两岸垮塌的山石堵塞了河道。为了避免山洪爆发对村子安全造成威胁,7月9日,原林村组织村民对河道进行清理。中午时分,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就在这时,溪沟里一块被大水冲翻的石板引起了村民林永平的注意。原来,翻面后的这块石头表面非常平整,面上4个间距一致的脚印吸引了他的目光。
据林永平介绍,这些脚印大小均匀,每个脚印3个胖胖的脚趾排列紧密,每个脚印之间间隔约50厘米。这些脚印镶嵌在平整且分布着明显纹路的红色岩石上,整个外形就像是一条条小金鱼在水里畅游。金鱼溪的村民相信,这些足迹就是这条溪流之所以叫金鱼溪的缘由。7月10日,曾在古蔺县原桂花镇汉溪村发现多处恐龙足迹的黄荆镇政府工作人员徐挺闻讯前来,在林永平家的院子里,他先对所发现的脚印作测量和比对,并拍照发给相关专家。
专家考察 方志记录的“金鱼”实为恐龙足迹
根据来自徐挺关于发现古怪石头的报告,2020年8月2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带领团队来到金鱼溪,对恐龙足迹做了详细的考察。通过仔细调查发现,金鱼溪足迹点至少分布了4条蜥脚类行迹,2条兽脚类行迹,以及4个孤立足迹。保存足迹的砂岩表面有水流波痕,粉砂岩普遍发育泥裂,代表曲流河沉积与小型辫状河沉积互层。此外,金鱼溪足迹所在的长石石英砂岩中,还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痕迹。
据了解,“金鱼溪”地名来源于清代方志《仁怀厅志》中所记述的民间传说——一位胥姓人士在溪边挖掘地基时看到了一对金鱼。其中的“金鱼”可能是被视为祥瑞的金色鲫鱼或者当地特产的罕见金色鱼类,也可能是溪流基底上形似金鱼的印记。这些印记酷似水泡金鱼,但实际上,所谓“金鱼”的眼睛和头部其实是兽脚类的足跟印痕,而游动的鱼尾则是三趾趾痕。邢立达表示,这个发现再次证明,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诸多民间传说的形成。
让小读者喜欢恐龙有贡献 实雷龙足迹命名赠与野比大雄
金鱼溪足迹点最重要的发现是记录了实雷龙足迹(Eubrontes)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nobitai)。“我们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nobitai),种名赠与野比大雄,是因为《大雄的恐龙》(1980年)和《大雄之新恐龙》(2020年),是优秀的恐龙主题电影,让不少小读者喜欢上恐龙。”
野比氏实雷龙足迹是一道行迹,由4个连续足迹组成,其特征为,足迹平均长31.4厘米,长宽比为1.4;第II–IV趾间角较小,约43–50°;第III趾最长,其后是第IV和II趾;第II跖趾垫发育良好,大小与第IV趾的趾垫相当;中趾前凸较弱(0.37);单步长是足迹长度的2.6倍;足迹相对行迹中线向外偏转约7°;行迹宽度33–37厘米;平均步幅角约为160°。
学者根据第II趾明显的跖趾垫痕迹等特征,将其归入实雷龙足迹,此外,该批标本亦明显区别于具有拇趾印的中–大型兽脚类足迹,如重庆足迹(Chongqingpus),以及其他实雷龙足迹种、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以及白垩纪的亚洲足迹(Asianopodus),因此命名一个新种。
中国目前有超过100个足迹点被归为实雷龙型足迹
另据了解,实雷龙足迹最早于19世纪早期发现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涅狄格河谷。关于实雷龙足迹或实雷龙型(Eubrontes-type)足迹的报道常见于上三叠统、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中国目前有超过100个的足迹点产出了三趾型兽脚类足迹,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归为了实雷龙足迹科或实雷龙型足迹。虽然实雷龙足迹样本丰富,但其足迹种历经了多次更新。多数足迹种的描述差,因此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只接受一种,即为早侏罗世的模式种E. giganteus。而野比氏实雷龙足迹可能是除E. giganteus之外,最明确的实雷龙足迹种之一。
据估算,野比氏实雷龙足迹的造迹者速度为3.89 km/h,体长约4米。四川盆地下白垩统中几乎无兽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但根据中国西部早白垩世时期的化石记录推断,其造迹者可能是中等体型的异特龙科(Allosauridae)或鲨齿龙科(Carcharodontosauridae)恐龙。
金鱼溪足迹点剩下的兽脚类足迹还包括:趾垫已无法辨认的两个孤立的小型三趾型足迹,可能是幻迹;一个保存较好、爪痕尖锐的孤立足迹,与下白垩统夹关组中常见的实雷龙足迹类似;形似恐爪龙足迹的足迹,但因保存太差、证据不足而无法有效分类;还有一道保存较差的行迹,仅能辨识出兽脚类足迹的特征,同样无法有效分类。
足迹点的蜥脚类足迹大小不一、保存不完整,除新暴露的一条行迹保存最好外,其他都发生了严重风化,足迹总体形态上与雷龙型(Brontopodus-type)足迹相似,这与夹关组以前产出的蜥脚类足迹一致。雷龙足迹的造迹者一直被认为是巨龙形类(Titanosauriformes)。据测算,造迹者速度为1.4 km/h–2.12 km/h。
研究团队表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是一种重要的兽脚类足迹形态型,这是目前中国兽脚类足迹中唯一一个与侏罗纪的实雷龙足迹模式种具有相似之处的种。“可以说,野比氏实雷龙足迹是首个可靠的白垩纪实雷龙足迹种,也是少有的经过仔细研究后才被命名的新遗迹种。它在中国西南地区下白垩统的出现,证明存在一个成功演化的兽脚类恐龙分支——与巨齿龙足迹(Megalosauripus)、张北足迹(Changpeipus)、窄足龙足迹(Therangospodus)和其他类型足迹的造迹者共存,可能有助于未来更好地了解实雷龙和实雷龙型足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