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 在川示范运行

2021-08-12 06:49:5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如何在川观新闻APP添加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功能?扫码看视频,手把手教你操作。

●中国地震预警网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在6省市示范运行

●力争明年底前在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四川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视机获取地震预警信息

四川在线记者 黄大海

7月23日晚,一些正在收看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四川居民突然发现,电视屏幕右下角弹出了地震预警。原来,当日20时55分,泸州市泸县发生了4.1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在地震发生时迅速向震中居民发出了警报。

这套系统正是上千名科研和业务人员历经5年攻关,覆盖220万平方公里地震多发重点地区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它将在地震发生后与地震波“赛跑”,为震中附近20公里外居民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紧急避险时间。

7月27日,中国地震局在河北唐山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地震预警网已在京津冀、四川、云南和福建地区实现示范运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中国地震局将继续推进全国层面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实施,力争在2022年底前在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地震发生后,要避险减灾,每一秒都十分宝贵。研究表明:如果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

间为10秒,可使人员伤亡率减少39%;而如果预警时间为60秒,人员伤亡率甚至可以减少95%。

据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介绍,作为地震预警网的主干,2018年,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施。该工程选定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为5个地震预警重点,覆盖了我国主要地震多发地区;将建成由1987个基准站、3269个基本站以及10349个一般站组成、平均台间距约为50千米(重点预警区12千米)的地震观测网络。2022年底,该工程将正式投入运行,依托电视、广播、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接收终端等发布平台,为各级政府、社会公众、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等不同用户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地震烈度速报、地震动参数速报等产品信息服务。届时,我国将在预警重点地区形成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四川、云南、福建6省市的预警网已经建成,进入示范运行阶段,并已初步发挥效益。以今年发生的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为例:云南全省共计679台预警终端和约1.4万户台电视机顶盒收到预警信息,为距离震中较近的大理市(4度)、保山市(3度)和怒江州(3度)分别提供了约2秒、16秒和19秒预警时间,部分用户随即采取了紧急处置和避险措施。

“收到预警信息后,我们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响应,比过去的机制提前了约10分钟。”云南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彬介绍,震后几分钟,中国地震预警网还产出了台站仪器烈度分布图等产品,为初步确定宏观震中、科学分配救援力量、指导灾害调查提供了支撑。

目前,在四川、云南、福建和京津冀地区的用户可以通过预警终端、电视机顶盒、手机APP等方式获取地震预警信息。这其中,四川已安装了548台预警专用终端,同时,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川观新闻客户端向用户提供服务,芦山等部分试点地区还可以通过村村响应急广播获取预警信息。

震后 6 秒左右发布这样的预警有没有用

不同于震前的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震后发布预警信息。前者为世界性难题,当前科技水平仍无法解决;后者技术相对成熟,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手段。

四川在线记者 黄大海

地震预警有没有用?

抢出的数秒到数十秒时间弥足珍贵,但也存在误报风险

地震发生后产生两种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但能量小、破坏力弱;横波传播速度慢,但能量大、破坏力强。地震预警的原理是:地震台网通过接收先到的纵波数据,快速估计地震基本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从而抢在破坏力强的横波到达之前,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布预警信息。

“地震预警抢出的数秒到数十秒,如果合理利用,就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中国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阴朝民介绍,比如,高速列车可以紧急制动,避免发生侧翻;关闭燃气管线,防范爆炸危险等。

“地震预警不是万能的。”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剑涛提醒,由于地震预警依赖台站监测,不仅存在预警盲区,还可能有预警偏差,甚至误报和漏报情况。预警盲区,是指台站接收到地震波和处理信息均需要一定时间,等发出预警信息时,破坏性的地震波已经传播了20至30公里。这就使得在此半径范围内基本无法预警,而恰恰该区域地面运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

此外,如果震中地震台站少,记录到的信号不完整,发出的预警结果可能会有偏差。地震台站在受到非地震信号的干扰时,也可能触发预警系统,发布错误信息。比如,2016年,日本因个别地震台站受到雷电干扰对外误报9级地震,导致部分轨道交通短时停运、部分公众发生恐慌的“乌龙”预警事件。

预警如何做到又快又准?

依托1万余个铁塔基站建监测站点,将发布时间控制在震后6秒左右

黄剑涛介绍,为尽可能减少地震预警盲区,我国在国际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三网合一”技术方案,即测震站网、强震动站网、烈度计站网融合。该方案虽然增加了地震预警网络建设难度,但保障了预警质量。

在重点预警地区,实现了平均12公里台站间距的预警组网,将预警信息发布时间控制在震后6秒左右。“6秒左右对应的预警盲区半径约为20公里,已经是当前国际上运行的预警系统的最优指标。”黄剑涛说。

为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我国开发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黄剑涛说,该系统每秒钟能推送200万条信息,还能优先推送给震中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和机构。

“一旦岀现误触发,系统可自动在5秒钟内发出更正信息。”黄剑涛说,针对误触发问题,中国地震预警网设计开展了数据回放、容错性等测试,预警信息的准确可靠有了保障。

“地震预警的核心难题是如何做到既快又准。”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负责人王暾说,太慢则失去作用,不准则给社会管理带来挑战。快和准主要由预警系统的响应时间以及地震预警核心算法决定,经过多年攻关,这两方面的指标,我国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阴朝民介绍,2000年以来,中国地震局组织福建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等单位以及以成都高新减灾技术研究所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开展了地震预警数据处理、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前期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从一秒内完成数据汇集分析处理到一秒钟内预警信息服务覆盖千万用户,已形成中国特色的自主技术,为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地震局先后与教育、广电、气象、铁路、核电、铁塔等部门合作,依托1万余个铁塔基站建设了地震监测站点,在全国3000余个学校安装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开通高铁地震预警专线,在全国20余条高速铁路完成地震预警系统布设,在秦山、大亚湾等10余座核电站安装了地震阈值报警系统,在四川、云南、新疆、河北等重点地区开展了广播电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试验。

据介绍,在示范运行期间,对覆盖区的4级以上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都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实践证明均快速准确,系统的地震预警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

小贴士

地震预警等级颜色这样分

●红色

表示有破坏性地震发生,预测烈度7度及以上,需要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橙色

预测烈度为5度或6度,可能会有强晃动感,需要适当避震

●黄色

预测烈度为3度或4度,可能会有晃动感,无需惊慌

●蓝色

预测烈度在3度以下,一般情况下无感

预警收到后,我该怎么做?

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首先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如果收到橙色和红色预警,则需要根据所处的环境采取一些紧急避险措施。

在学校

学生应立即下蹲到课桌旁。一只手用书本或者书包保护好头部,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桌腿。离窗户较近的同学应及时拉上窗帘,防止玻璃被震碎后造成伤害。

离门较近的同学应及时把门打开,防止震后门框变形无法打开,影响逃生。剧烈震动过后,学生应在老师指挥下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撤离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踩踏或掉落物伤人等情况。

在家中

优先选择开间小、有承重墙的房间,如卫生间、储藏室等进行避险,要选择有结实支撑物的地方,如坚固的桌子或床边。躲避时应该下蹲,一只手用枕头等护住头部,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桌腿、床腿等稳固支撑物。如时间来得及,还应该及时关闭电源、天然气、煤气等,并把门打开。等剧烈震动过后,再快速有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如果住在高层建筑,撤离时不能乘坐电梯,切不可慌乱跳楼。

在体育馆、电影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

保持沉着冷静,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避震,做好自身防护。待剧烈震动过后,用一只手做好头部防护,防止坠落物伤害,快速有序撤离到室外安全地带。在广场、公园等户外场所

应就近选择空旷地带避险,避开电线杆、广告牌、路灯等建筑和设施,避免坠落物和设施倒塌造成伤害。

正在开车的朋友,切记不要紧急刹车,因为由于地面晃动可能会造成侧滑,保持冷静,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方停车,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