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抢头水”维锡村村民不再去河边

2022-02-02 06:14:1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新年零点钟声响起时,让布在自家院子完成了“抢头水”。 洛绒尼玛 摄

点位 甘孜州雅江县

1月31日,除夕夜,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乡维锡村热闹非凡。四川日报全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小分队来到村民谢让卓玛家中,与谢让卓玛一家6口人围坐在客厅,享美食、话家常。随着新年零点钟声敲响,谢让卓玛的儿子让布提着壶,打开家里的水龙头,接上一壶清澈的自来水,放在灶头上,庄重地完成当地跨新年“抢头水”的习俗。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祈求新年顺遂。

谢让卓玛告诉记者,近几年的除夕,过得和以往有些许不同。

□洛绒尼玛 四川在线记者 兰珍

1 除夕习俗

“头水”变“抢”为“取”

从除夕当天16时开始,谢让卓玛一家的年夜饭持续到了晚上。酒足饭饱后,儿子让布娴熟地捏取一小块酥油放入冷水中,大拇指和食指灵巧地翻动,将酥油捏制成型,粘贴在小木板上。

如此的动作反复许久,面前摆放着的十余种酥油胚料一点点减少。日、月、星等图案也“绽放”在一块木板上。当小木板插入事先堆好的糌粑里,寓意吉祥的酥油花便完成了。

“这些酥油花和青稞是准备‘抢头水’用的。”让布介绍,“抢头水”是当地除夕夜的重头戏。

“抢头水”也叫“抢金水银水”,即在每年的除夕之夜,当零点钟声敲响,每家每户必去河边取水,谁能最先取回象征洁白、吉祥的新年头水,则寓意新的一年家里会人寿年丰、阖家安康。因取水时争先恐后,故为“抢”。

“最近几年,我们不再需要‘抢’了。”临近零点,让布不慌不忙地拿起青稞,在自家院坝水龙头旁画上寓意吉祥的符号。

原来,近年的脱贫攻坚战,使维锡村高质量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家家户户通自来水,彻底告别背水取水的历史。“为了延续传统,我们就在自家院子里‘取’了。”让布说。

“现在太方便了,家里就完成了‘抢头水’,家家户户都吉祥如意,生活越来越好了。”邻居健康也对现在“抢头水”的变化,连连称赞。

“抢”了“头水”后,谢让卓玛拿着酥油花走在前面,大声喊着祈福语“扬柯雄”,寓意福运连连,而让布一手提起水桶,一手拿着海螺吹了起来。

悠远的海螺声中,谢让卓玛家的欢声笑语飘散在房前屋后。

2 烹饪年夜饭

砖泥灶升级为钢炉灶

除了“抢头水”,这几年,谢让卓玛家过新年的变化还不少。

谢让卓玛家的房屋是当地传统的藏式民居,以前一楼饲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晾晒储存粮食。设在二楼大客厅右边角的砖泥灶,成了“特设”的生活和会客中心,全家人吃、住、休息、娱乐都围着它转。

“这些年,住房条件改善,不仅实现了人畜分离,而且随着扩建、改造、装修,房间多达十间。”谢让卓玛掰指头数着,“主客厅、次客厅、主卧、次卧、客房、杂物间……一人一间也住不完!”

生活空间扩大,休息睡觉也无需再围着砖泥灶打转。“砖泥灶所在的客厅面积大,冬天保暖效果较差。而钢炉灶透气性好,干净卫生,省时省力省燃料,冬天更加暖和。”谢让卓玛新购买了一台钢炉灶安置在偏厅,整个冬季,全家人在钢炉灶旁吃饭、看电视、谈笑……

除夕当天,钢炉灶也不再紧锣密鼓地烧火做饭。谢让卓玛让儿媳妇把去年新买的微波炉、液化气罐、电饭锅等搬到灶台旁,各种厨具齐上阵,风风火火地烹饪一大桌丰盛的美食。

“年夜饭有新鲜鱼肉、藏香猪肉、牦牛肉,还有土豆、萝卜、蒜苗等蔬菜,要啥有啥,比起以前年夜饭只有‘慕佳’(麦子和牛骨熬制的粥),生活可好了太多。”这个除夕,谢让卓玛家的年夜饭餐桌,清蒸鲢鱼、冰片牛肉、凉拌藏香猪等19样菜品,摆满了一桌。

谢让卓玛的丈夫康娃介绍,国道318线重修后,道路不仅加宽了,而且通到了家门口,一年四季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他家和其他村民一样,顺势开民宿、做餐饮、卖特产……吃上“旅游饭”的村民,钱袋子一年比一年更鼓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