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大运成都”首站走进昆明 嘉宾互动分享成都故事

2022-04-20 21:02:31来源:四川发布编辑:刘波

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主办的“悦读大运成都”。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城市营销活动第一站,近日在昆明市言几又1903 店成功举办。

作为此次活动的特邀分享嘉宾,国家社科重大课题负责人、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互鉴书院院长蔡尚伟在现场就天府文化,大运会与成都,成都体育文化与在场读者进行互动分享。

问:作为本次“悦读大运成都”分享活动的嘉宾,请问蔡老师如果向读者推荐一本具有成都特色,又体现体育元素的文学作品,您有何推荐。

蔡尚伟:四川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历代以来出现过众多文学巨匠,今天“悦读大运成都”,我要隆重向大家介绍一位成都土生土长的作家── 李劼人。

他的代表作“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有“小说的近代史”之称。其作品里有极大的篇幅就是以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为背景描绘的。

其中《暴风雨前》这部小说是以成都本土生活为背景,以成都方言为载体,小说从相当深入的层面解释了近现代中国面临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历史变动,揭示了四川保路运动产生的根源。

该小说第五部分标题就叫“运动会”,是以当时在高等学堂举办的四川全省学堂运动会为主要背景进行文学创作,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系统性描绘综合性运动会的长篇小说之一。

通过作家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到当时“强身健体”思想、“体育教育”氛围已十分浓厚。而且当时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也很多──有各种体操分项,比如普通体操、器械操、哑铃操等;有着运动之母的田径竞跑,在当时也设立了100 米、500米、1000米、高栏、障碍等分项,与今天的运动项目如出一辙。此外,小说里还对秩序单、训练方法与补给、开幕式氛围营造、预决赛赛制甚至现场安保处置等都有细致描述,表明在当时四川综合性运动会系统性筹办逻辑的雏形已经形成。

问:成都近年来大力发展综合体育事业,正在向“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目标大步迈进,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成都适宜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蔡尚伟:成都,作为三千年城址未迁,两千年来城名未改的城市。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两千年来的滋润造成天府之国的美誉;南方丝绸之路在此与世界建立联系,世界最早纸币“交子”诞生于1000年前的成都,商贾贸易发达;以金沙文化、宝墩文化为代表组成的巴蜀文化在此繁衍生息,与世界联结。

经过长年经济社会发展,成都如今作为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已是中国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具体育活力的城市之一。

2017年成都市提出“三城三都”建设规划,“世界赛事名城”的愿景由此开启,2021年1 月4日《成都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提出具体围绕“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同全民健身、改善民生等有机结合,建设“运动成都”。

放眼更远的未来,成都希望到2030年建成世界体育名城,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让运动融入生活,让体育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城市与世界交往的桥梁纽带。

早在2020年8月,成都市就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进一步彰显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和市民强劲的运动消费能力。成都近年来上线并日益更新升级“成都体育生活地图”,构建“ 15分钟健身圈”的设想已初步实现。

近年来,成都已成功举办众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成都马拉松、第18届世警会、TP250 成都公开赛、国际乒联男子女子世界杯、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多项国际体育赛事陆续成功举办。更加令人期待的是,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2023年第 18届男子足球亚洲杯赛、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2025年第 12届世界运动会……未来几年,还将有一系列高水平赛事先后在成都举办。这些国际性赛事将在加快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同时,促进成都体育的发展。

在大运筹备期间,成都组委会与国际大体联通力合作,精心对接,得到了国际大体联的充分认可,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已由国际大体联官方正式命名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公园”,简称“世界大运公园”。其中开幕式主体育场圆顶棚为金沙遗址太阳神鸟图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太阳神鸟展示场景。

问:众所周知,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请从文化角度为我们分享一下成都的体育文化有什么亮点或者成就。

答:走入新时代,成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升级基础、刺激经济,更促进文明互鉴。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一路走来,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文化的光芒灿若星汉。

成都拥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其中也包括体育。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文物里得到例证。

射箭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其历史非常悠久。四川博物院镇院之宝“水陆攻战纹铜壶”来自战国时代,该壶通体刻有纹饰,纹饰分为四层,第一层为“习射、采桑”;第二层为“宴乐、弋射”;第三层为“水陆攻战”;第四层为“狩猎”。这些纹饰铸造精美、内容丰富,且每一层纹饰都与射箭有关。射箭这一远古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实践活动,在经历漫长的文明化后,逐步演变成为《周礼》中记载的作为修身养性与培养君子风度的“六艺”之一,最后演变为现代大众健身、娱乐方式的射箭运动。

从《中国汉画像砖全集·四川卷》收集的画像砖中发现,有关“乐舞百戏”画面的有13块。乐舞百戏在汉代极为流行,它汇集了竞技、杂耍、歌舞、幻形等,是中国表演艺术史上的创举。从现代体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最开始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其实包含了对身体技能的训练和体育竞技的精神,也为后来竞技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来看,娱乐体育所占比例大,反映出了四川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娱乐体育精神。

马球古称“打球”、“击球”、“击鞠”,与蹴鞠(足球)、捶丸(高尔夫球)同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球”。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打马球砖雕”则为我们生动重现了运动场景── 浮雕着一个戴簪花幞头的男子,他身着圆领长袍,腰束带,衣袂飘飘,鸾铃叮当,骑一鞍具华丽、矫健奔驰的骏马,手持似月的杖杆,欲挥杆击球。整个砖雕雕工精致,栩栩如生,一下子就能将我们带入千年前宋代紧张、刺激的马球运动中。“杖移鬃底拂尾后,星从月下流中场。”盛唐之时,马球风行,长安皇族的球衣便来自成都的蜀锦工匠,

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以来最早的足球活动。早在宋朝的成都,就有了踢足球的热潮。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收藏的“宋彩绘童子抱鞠俑”就证明了这一点── 童子坐地裸头,身着圆领宽袖罗衫,左脚着靴,右脚光脚,双手抱鞠。彩绘童子抱鞠俑是一件十分珍贵的宋代蹴鞠文物,其身上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中国古代体育史的重要文物材料。后来直到19世纪初,成都街头都一直保持有足球运动开展,在如今的文庙西街、春熙路、人民公园等地旧址,均有当年开展足球运动的体育场地,可见当时参与的人数规模不低。上世纪 90年代,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大幕拉起,其揭幕战就在成都体育中心,“雄起”加油声延续至今。

成都有着“棋城”的美誉,成都考古研究所在成都市中心宋代古井中发现就曾发现过围棋子,表明围棋运动在宋代就已流行;晚清灌县知县邓元惠创办了“成都围棋俱乐部”,1922年,中国第一本围棋月刊《弈学月刊》在成都发行,1929 年围棋爱好者在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成立了“成都围棋社”

在近现代成都,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1905年,四川省第一次运动会举办,其章程完整,组织架构清晰,赛务、后勤、仪式、器材、接待、流程、秩序册、成绩统计等分工明确,系统性强,综合性运动会规章制度已初步显现。

直到今天,竞技体育与公共体育两条赛道成都正着力同步发展,均已取得显著成绩。前者为国家输送众多代表性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后者则为成都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良好保障。我们可以明确的说,体育正深度融合这座城市的发展,并将继续为此发扬光大。

问: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参赛主体是高校学生,您是来自四川大学的老师,在你眼里,在蓉高校特别是四川大学在校园体育发展历程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内容。

蔡尚伟:发源于汉代文翁石室的四川大学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其中一员,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本身具有历史意义,梳理川大发展脉络,我们也能找到众多体育教育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的诸多例证。

早在尊经书院时期,就设伦理、政事、格致三大类课程,其中政事里的水陆军学课程,可谓我国体育教育最初的教学形态之一。体育与医学有着同为身体健康的渊源,有着“民国扁鹊”之称的萧龙友就毕业于尊经书院,可见当时相关学科的教育已成体系。

1902年四川高等学堂的第一位总理胡峻就认为“教育以德育为重,健康以体育为先”。1906年4 月四川高等学堂即设立体育学堂,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设。由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体育教育家邓莹诗主持,面向全省招生,在推动四川体育事业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省通省师范学堂时期,公共课程里就有体操学科,1912年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即设立音体专修科,在预科、本科公共课等部均设立体操课程。1930 年国立成都大学时期成立了校级排球队与足球队,并绘有队旗,其足球队与篮球队分获1930年、1937年四川省冠军。

1925年,国立成都大学增设体育专修科,次年将其更名为体育系,这是成都第一所设立体育系的学校。张澜先生在担任校长后又将原有的三年学制的体育系改为四年学制,使体育系更加规范合理的发展。

1906年,英国人陶维义在华西坝建起四川第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上世纪30年代,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就拥有当时成都最好的体育场地,并引进了篮球、网球、排球、足球、跳高等运动项目且由外教指导,每年举办两次运动会,校内形成了热爱运动的良好风尚; 1930年华西协合大学就组队参加了上海举行的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以70分的成绩位列田径比赛第一名,1931 年南京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上,四川代表队43人,华大就占15人。1941 年华西协合大学足球队以5:2的大比分战胜英国皇家空军足球队,1944年7月,华西协合大学足球队又以5:1 的比分击败了亚洲球王李惠堂率领的东方足球队。

1933年川大院系调整,设立体育专修科,隶属于文学院;1935年,学校成立体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并改善了体育运动的建筑和设备,并拟定了相关体育教育制度。

国立四川大学首届运动会早在1936年就成功召开,时任校长任鸿隽任运动会会长并亲率运动员入场,掀起体育热潮,当时官方新闻报道用语“西南体育之前途,已见一线曙光”,可见评价之高。我国体坛老前辈宋君复时任体育组主任,曾于 1935年率领中国运动员出席奥运会;1947年就集中建设了多处篮球场、板羽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并整修跑道与游泳池,同时组建足球、排球、篮球、网球等项目队伍,川大综合体育业态基本形成。

近年来川大学子多次获得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射击冠军张山(1992年),女排冠军朱玲(1984年)、陈静( 2004年),网球大满贯获得者郑洁、晏紫(2006年),国家花游冠军姐妹蒋文文、蒋婷婷(2010年)等;此外,川大学子王雅繁成为中国第 9位登顶WTA女单冠军的运动员(2019年),曾有“亚洲第一扣球手”之称的中国排球名将张翔亦是川大校友。

可以说纵观成都高校布局与历史发展脉络,我们都能发现成都高校已经形成了非常浓厚的体育氛围,此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将诸多项目的比赛场馆或训练场馆安排在了各高校体育(场)馆,本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比赛场馆就将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展开比拼,这是对在蓉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充分认可。

问: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落户成都,标志着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座举办国际性综合体育运动会的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有不少人都以“中国第四城”的称谓代指成都市,请问蔡老师从文化研究领域角度你怎么看。

蔡尚伟:“中国第四城”的说法其实并不是当代媒体或者成都市政府自己提出来的,这一说法首先是朱自清先生在1941年在其作品《外东消夏录》中的《成都诗》中写道:“据说是中国第四大城。城太大了,要指出它的特色倒不容易。”

朱自清妻子陈竹隐为成都本地人,1942年时朱自清的大女儿朱采芷已是四川大学教育系学生。在成都生活期间虽条件艰苦,但陈竹隐对朱自清极为照顾,为了缓解经济上的压力,陈竹隐还托人在国立四川大学图书馆找了一份工作,直到全家人回到北平。

他写有记叙成都的散文《成都诗》和旧体诗集《锦城鸿爪》,以他精湛的散文笔调对成都作了细腻入微的描述。他对成都的印象极好,认为成都是古城,与北京很相似,且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最宜家居,“第四城”也由此得以生动显现。

如今的成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成都城市建设水平日益提升,取得了值得每一位成都人骄傲的成绩,坊间“第四城”的称呼不胫而走──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市常住人口达2093.8万人,成为了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四个常住人口超过 2000万的城市;

2022年1月20 日,2021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榜单在北京揭晓,成都排名全国第四;

58同城发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毕业生首选城市,成都排名第四;

截止2021年底,成都地铁通车里程518公里,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

2020年5月2 日,财新智库和BBD联合发布《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4月数据。数据显示,新经济总量排名,成都排名国内城市第四位;

《2021年中秋假期旅游数据报告》显示全国热门周边游目的地TOP10中成都排名第四 ……

今天的成都有着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引人注目的经济实力和人文优势,取得了若干全国排名第四的成绩。自2017年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三城三都”的目标以来,成都就将眼光投向了世界,也为成都带来了产业能级提升、城市品质升级、消费场景拓展创新等质的变化。成都也正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标定发展高度,书写时代答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