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让冬天不再冷

2019-12-09 06:22:1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

【编者按】

隆冬时节,脱贫攻坚达标“摘帽”工作依然如火如荼。自2016年9月以来,德阳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已经持续了3年有余,让帮扶对象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记者从德阳、凉山近日的两个现场切片,感受德阳对口帮扶的“冬日暖意”。

□邹强 本报记者 余如波

在德阳:家门口,买到藏彝特产

越西的红花椒、甘洛的老龙皮、喜德的原野蜂蜜、金阳的青花椒、阿坝的牦牛肉、若尔盖的牦牛奶粉……

12月5日,来自藏区彝区的特色农产品、文创商品琳琅满目,出现在位于德阳旌北新区的德阳对口帮扶藏彝产品展示展销平台上。

现场市民络绎不绝,纷纷选购。“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藏彝产品、品尝特色美食。”顾客彭阳辉提着装满农产品的篮子,满脸喜悦。

近年来,德阳深入推进对口帮扶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地区,在传统“输血式”帮扶基础上,增强帮扶地区自我“造血”功能。为此,今年7月18日,由德阳市旌阳区与凉山文旅集团共同打造的德阳对口帮扶藏彝产品展示展销平台正式运行,搭建宣传推广藏区彝区农特产品、文创商品、特色餐饮、风光美景、民俗风情的窗口,以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对口帮扶。

德阳对口帮扶藏彝产品展示展销平台集“特色产品展销、帮扶成果展示、文化旅游推广、投资促进洽谈、干部教育培训”于一体,目前该平台展销农特产品近300种、文创商品120多种,推荐特色旅游线路20余条。

同时,该平台创新“餐饮+产品”“电商+产品”模式,实现体验式消费、线上线下融合式消费。平台内生鲜区农产品每周用专车从阿坝、凉山运来,其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标准进行,做到产品可追溯。

下一步,该平台将以创新长效帮扶机制为引领,通过龙头带动、资金支持、农产品销售等措施,形成“产、供、销”综合一体的服务体系,确保贫困户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卖出好价钱,持续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在凉山:彝族年,老乡新居里过

“感谢什邡的援建,让我们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还能拿到分红款,这是彝族年最好的礼物。什邡,瓦吉瓦(好得很)……”彝族年来临,近日,凉山州喜德县洛莫乡乃托村贫困户阿西古尔拉着什邡前指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阿西古尔的喜悦,在乃托村并非“独一份”。乃托村地处平均海拔2800米的高寒山区,什邡主动介入新村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今年,98户村民在彝族年前乔迁新居,住进了配套齐全、宽敞明亮的新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2016年对口帮扶喜德县以来,什邡市将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帮扶建设了辣椒、核桃、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园,并长期提供用工岗位,优先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务工问题。针对洛莫乡乃托村、沙马拉达乡拉达村等4个极度贫困村重点贫困户无劳力、无资本脱贫问题,明确产业园股份收益的80%以分红方式发放给重点贫困户。

以邡达辣椒订单农业扶贫产业园为例,经过两年的运转,已经为4个极度贫困村69户重点贫困户每户发放了1800元产业分红资金。“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挣钱养家两不误。”在这里上班的拉克乡源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吉克伍呷很高兴。

为提升凉山彝族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什邡计划通过“互联网+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模式,规划建设“邡达观光农业示范公园”第四期,开展采摘体验和旅游观光,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加速度”,示范引领喜德县农业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