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尿床学生睡自己上铺 他是孩子们的贴心“保姆”

2016-07-22 06:20:37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陈乐记者:罗轩

杨友周(左)在小立家里与他交流。

7月18日下午,坐在轮椅上的小立(化名)正在家看书,他是宣汉县芭蕉镇新农中心校学生,而他正在看的书《谁都不敢欺负你》和《人生不设限》,是老师杨友周送给他的。

从1995年参加工作起,杨友周已扎根村小21年。2012年,当时还在宣汉三胜中心校任教的他,发动全班学生帮助班上的低智力同学秀娟,并用日记方式记录下来,让秀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2014年8月,杨友周调到新农中心校,继续把关爱带给学生。

为学生买拐杖

希望孩子能站起来

今年4月,杨友周从县城出差回校,手中多了一副拐杖,这是他买来送给三年级学生小立的。

小立是留守儿童,患有先天性疾病,从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站立和行走,每天都是爷爷背着去学校。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越来越感觉吃力,萌生了让小立退学的想法。

为了让小立继续学业,同时减轻老人的负担,杨友周决定训练小立站起来,于是买来拐杖,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训练。

“能不能借助拐杖让他站起来,是一种尝试。最关键的还是要让他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为了打开小立的心扉,杨友周一有空便找他聊天,陪他看励志视频,用语言鼓励他,给他买书籍,还教他下象棋。

最开始,小立不愿理杨友周,随着接触增多,他开始张口说话,人也越来越开朗了。

一个都不能少

用行动挽回流失生

2014年8月31日,杨友周到新农中心校履新第一天,作为六年级班主任的他在核对学生名单时,发现少了黄永艳——班上学习最差、家庭最贫困的学生。

“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在我的班上,一个都不能少。”当天下午,杨友周买了牛奶、月饼等礼物,到黄家家访。

“我和她奶奶、父亲聊了半个多小时,孩子才背着一捆柴回家。”杨友周承诺孩子上学的一切花费都由他解决,家人这才答应让黄永艳继续上学。从此,杨友周每周按时给她充50元生活费,还帮忙解决其他生活必需费用。在杨友周的关心下,黄永艳顺利升上了初中。

与学生同起居

让尿床孩子睡上铺

杨友周的寝室分内外两间,内间三张上下铺的单人床,是学生睡的;外间仅5平方米左右,摆放着一张上下铺单人床,上铺是学生睡的,下铺则是杨友周的床。

之所以选择和学生同住一个寝室,杨友周说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希望通过生活中的相处多了解学生,既便于管理,也可以随时照顾他们。每天早上,杨友周还带领住校生一起做早操。

在杨友周班上有一个住校生,由于习惯性尿床,同学们都不愿和他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杨友周把这个学生调到自己寝室,并安排他睡在自己上铺。

“我每天晚上分几个时间点,准时叫他起床上厕所。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再也没尿过床。”杨友周说,事后,这个孩子的母亲感激地说,看过那么多医生都没治好的尿床,居然让杨老师治好了。

想设爱心基金

帮助更多困难学生

21年来,从杨友周手中毕业的学生已近千人,他只粗略记得每学期都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几千元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家长和同事们看来,杨友周是个好老师,也是学生们的好“保姆”。

新农中心校校长杨波说,“杨友周对学生的关爱,给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心校园文化。”而在宣汉县教科局工作人员罗朝阳看来,杨友周对学生的关爱无处不在,而且完全不计回报,“他是宣汉所有教师的榜样。”

现在,杨友周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如果条件允许,他想发动同事和曾经的学生共同成立一个爱心资助基金,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帮助更多有困难的学生。华西城市读本记者罗轩摄影报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