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 达州建成“一枢纽、三中心、三基地”

2016-10-14 06:15:28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刘波

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式。

700万达州儿女热切期盼的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0月12日上午在巴山大剧院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达州站在起航“十三五”征程、决胜全面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包惠代表中共达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汇聚决胜合力,负重追赶崛起,为同步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丽达州而奋斗》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达州的冲锋号。描绘出达州要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和深化改革发展”五大新格局的宏伟蓝图。

晒成绩单:达州全域跨入“百亿县”行列

《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聚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两个定位,坚持“加快发展、负重转型、追赶进位”工作取向,实施“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开放合作”三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发展和深化改革发展”五大新格局,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为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达州而奋斗!

《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达州各项事业发展情况:致力加快发展、聚力转型升级,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在2015年分别实现1350.8亿元和1331.7亿元,7个县(市、区)经济总量全部跨入“百亿县”行列;强化基础支撑、完善城市功能,城乡全域展现新面貌,全市城镇化率达40.9%,中心城区达76平方公里、90万人,五年净增31平方公里、25万人;深化改革开放,6大重点领域,22个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达州累计引进外来投资项目582个,到位资金2675亿元;71.8万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21.9%降至9.2%;加强依法治理、广泛凝聚力量,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从严管党治党、夯实执政基础,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初步形成。

五大变化:达州机遇与挑战并行

《报告》认为,正处战略机遇凸显期的达州,发展空间发生了新变化:作为四川联动中西部发展的桥头堡和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域,达州在西部地区和全省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的达州,发展内涵发生了新变化:达州经济下行压力有阶段性、周期性因素,但最根本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焦点在供给侧,出路在转型升级发展,必须主动融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大潮,构建产业新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撑发展可持续,加速跨过动力转换、转型发展这道坎。

正处区域分化窗口期的达州,发展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必须敏锐研判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立足稳中求进,着眼长远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与调结构、强创新与促转型、抓改革与增活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发展中站稳脚跟,加速积蓄经济振兴发展动能;

正处全面小康决胜期的达州,发展要求发生了新变化:达州是全省“四大片区扶贫行动”主战场之一,必须聚焦总量、人均和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难点,抓紧抓实发展第一要务,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补齐民生需求的短板,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正处矛盾风险交织期的达州,发展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必须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到共建共享幸福美丽达州上来。

展望未来:到2020年力争GDP超2000亿元

《报告》提出,今后五年,达州市要聚焦“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达州。同步全面小康是统揽全局发展的总目标,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北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是总目标的“两翼”,“三大取向”“三大战略”和“五大新格局”统一并服务于实现“一体两翼”目标全过程。

《报告》提出,到2020年,达州各项指标达到小康标准,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未来五年,达州要建成“一枢纽、三中心、三基地”,即:建成西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川渝陕结合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建成中国西部重要清洁能源化工基地、新材料基地和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到2020年,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30平方公里、承载人口达到130万。

到2020年,达州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超过700亿元,宣汉、大竹、渠县分别超过300亿元,万源、开江分别达到2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23340元以上,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把达州建成四川东向开放门户和开放发展高地。

发展路径:构建“五大新格局”形成两大新体系

《报告》提出,要实现上述目标,要以构建“五大新格局”为着力重点,强化创新引领、工业主导、产业支撑和城市带动,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改革开放新优势。

如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就是要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导,打好特色牌、走好品牌路,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方面,加快转型升级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发展为主导,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开放集聚,形成创新引领、集群发展、多点支撑新格局。

构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方面,增强支撑发展能力,以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为主导,大力实施服务业“三十工程”(服务业重点培育10个龙头企业、推进10个重大项目、打造10个重点品牌),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方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主导,突出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解决城乡分割分治问题。还将构建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增强发展动力活力,以破除发展制约和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导,创建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敬铭安

|新闻链接|

2020年 达州49.8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敬铭安)在脱贫攻坚方面,《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小康。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发展全局,对标贫困县、贫困村摘帽退出和贫困人口脱贫要求,完善脱贫攻坚规划,细化年度实施方案,集中力量攻坚决胜,确保全市7个贫困县(市、区)、8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如期摘帽,49.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报告》认为,在脱贫攻坚上,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和充分发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紧密结合,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民生保障三大攻坚战,补齐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解决群众增收、住房安全、医疗救助、教育资助、低保兜底等难点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成片推进与靶点帮扶相结合,同步解决好“插花式”贫困,确保脱贫奔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如何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报告》要求,各级党政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强化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5+1”帮扶。同时,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确保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还将加强脱贫攻坚全程监控和督导问责,确保组织领导、工作力量、任务责任、项目实施、投入保障、资金监管等全面落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