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打造永不落幕的文艺大舞台

2017-04-25 06:20:5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顾强记者:曾业

巴山大剧院成为达城文体活动首选场地。

2011年首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成功举办,赢得一致好评,搭建永不落幕大舞台的构想应运而生,达州也由此迈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坚实步伐。近年来,达州积极促进文化设施大建设、文艺创作大生产、区域文化大联动、人才队伍大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显著。

2016年6月,达州市“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文化部、财政部评审,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随后,达州首次组织召开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并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为达州文艺事业发展献计出力,达州的“文化强市”战略吹响集结号。

/项目带动/文化基础设施遍地开花

2013年10月,达州市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平台建设被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项目创建名录,一个投资5亿元的展演基地落户达州市通川区莲花湖。文化馆、大剧院及群众文化广场项目,是达州市公共工程和文化工程的代表作,更是达州的文化新地标,对莲花湖片区的开发建设将起到支点性作用。

巴山大剧院设有1480座大型观演厅、500座的小剧场、停车场以及展览厅、排练厅。与它遥相呼应的,是一个占地6.98万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以及一个能容纳6000人观演的田园大舞台、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巴山书画院。2016年5月,位于达城金兰路的达州市图书馆新馆开馆,平均每天上万人次从大门进出,让达城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目前,达州已构建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了“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不仅建设了“十二五”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和四川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还建成了达州市文化馆、巴山大剧院、群众文化广场、田园大舞台以及达州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巴山书画院、巴人文化广场等重点演展场馆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以文兴市/壮大文艺大军提升实力

有了齐备的文化基础设施“硬实力”,软实力也必须得到提升。按照计划,从2016年起,未来5年,达州将培养10名“文艺大师”,同时确认“文艺名师”50名,带动100名青年文艺人才,创作100件展现达州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大力扶持鼓励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加快建设一支“爱我家乡,颂我达州”且奋发有为的“文艺大军”。

“达州的文艺队伍政治坚定、功底扎实;达州的文坛艺苑人文荟萃、生机盎然。”2016年6月,在达州市委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达州市委书记包惠以“文以载道、以文兴市”为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对近年来达州文艺事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另外,按照《达州市文艺精品项目资助暂行办法》,达州市委每年还拿出500多万元,用于扶持鼓励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这一年,达州还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吹响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号角。近年来,达州创作新农村题材文化作品6000余件、舞台艺术作品 220 个、视觉艺术作品20000余件。与此同时,全市公共文化单位专业人员增加10%,群众文化队伍达到3500余支,“巴山蒲公英”文化志愿服务团有1500余人。

/城乡一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达州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达州全市上等级的文化馆已有7个,还有国家一级文化馆4个、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国家三级文化馆2个,达州全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以整体推进。

除此之外,达州市还有8个公共图书馆、5个国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2个美术馆(书画院)、3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73个社区文化中心、1515个村文化活动室、2834个农家书屋、362个城乡文化广场、17个影剧院、57个乡村大舞台、354个农民工文化驿站、333个留守学生(儿童)之家。

“达州文艺界一直以来都比较活跃,而且13个艺术门类都是齐全的。”达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度打造和全面提升“巴山作家群”、“巴渠诗群”、“巴山摄影人”、“巴山画派”,达州近年来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文艺创作“集团冲锋”态势,长期保持了文学创作和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创作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格局。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摄影报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