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隔离救治区“移动ICU” 达州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2020-02-28 16:29: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

渠县籍三名患者治愈出院同医护人员合影

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洋 摄影报道)“真的很感谢医护人员对我的救治和照料,我知道我转院过来的时候病情很严重,咳嗽得厉害,呼吸也很困难,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康复出院。”2月28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患者何某从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治愈出院。

据了解,32岁的何某是达州市首例危重症患者,他常年在武汉务工,距华南海鲜市场约1公里。1月22日从武汉乘车到渠县,2月2日自感发热、咳嗽,2月3日因病情加重到渠县人民医院就诊,随即隔离治疗;2月5日凌晨转入达州市中心医院救治。

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祥德介绍,截至目前,他是达州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中病情最危重、生命最危急的患者。

2月4日晚上11点多,郑祥德作为该患者的第二批会诊专家组成员前往渠县人民医院进行会诊,“当时,患者双肺大面积感染,氧合情况非常糟糕,自主呼吸极度困难,已属于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必须马上转入上级医院,给予呼吸机进行生命支持,才能赢得治疗原发疾病的时间。”

由于转入上级医院救治需要获得家属的同意,而患者亲属都被隔离观察,郑祥德当即给何某母亲拨通微信视频沟通患者情况,“当时,他母亲、妻子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同意我们立即转院救治他,他母亲的一句‘我们相信你们’,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也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随后,为确保患者转运安全和医护人员安全,达州市中心医院派出一辆负压救护车前往渠县,返回到西区分院已是2月5日凌晨2点多。

转院后,达州市中心医院立即为何某启动了多学科整合救治模式,由重症医学科牵头,感染科、呼吸科、营养科、影像中心、检验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参与对患者进行紧急协同救治。

患者何某救治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2月4日到渠县会诊之前,我们就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先后从医院重症医学科共抽调了3名医生3名护士,以及呼吸机、监护仪、彩超、床旁血气分析仪器和可视喉镜等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资,在西区分院负压病房内打造了一个移动ICU,正是有了这个特殊的ICU,才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郑祥德谈及,“转入后,当时患者意识还是比较清醒,但由于肺部被病毒和细菌同时感染,肺功能受损严重,不能自主呼吸,所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是第一步,医护人员立即为患者使用了呼吸机以保证机体不缺氧,避免多器官衰竭。”

“当天晚上,突然接到通知,说有一例危重症患者要紧急由下级医院转入西区分院进行抢救治疗,而且极有可能用上呼吸机治疗,我需要提前进入隔离病房做好抢救准备。”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兰清是2月4日晚临时抽调过来的,“刚开始,患者非常紧张害怕,拒绝上呼吸机,我们反复跟他交流沟通做思想工作,最后他才同意了。带上无创呼吸机后,又教他如何控制呼吸、克服恐惧情绪,看到心电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心里才慢慢踏实了一点。”

经过分层氧疗、呼吸支持、抗病毒、中药、营养、纠正内环境紊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何某的紧急救治持续到2月5日早晨6点多。

急救结束后,由一名重症医生和一名重症护士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床旁动态监护和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上呼吸机是为了让患者机体不缺氧,但还是要逐步训练患者自主呼吸。为此,郑祥德等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完成“简易俯卧操”和“屏气鼓肺”等动作,患者肺部进一步复张,降低后期肺部纤维化和功能损害。

经过不间断的呼吸训练,并配合营养科、中医科的综合治疗,持续了一周左右,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脱离了呼吸机能够自主呼吸。

开江籍患者治愈出院

“患者已连续3天检测体温正常,两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判断为痊愈,达到出院标准。”郑祥德介绍,经医院专家组评估,患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除隔离治疗和出院标准,症状消失,病情痊愈。“危重症患者大多肺部会有一些并发症,出院后,建议患者除前往当地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14天、定期复查胸部CT、加强营养和增强免疫力外,还需要适当辅助一些体育运动,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截至目前,达州共收治4例危重症患者,出院两例,剩余两例病情稳定。

达川患者治愈出院

此外,达州市中心医院西区分院当天还治愈出院确诊患者4例,包括其余两名渠县患者何某某和谭某某、达川患者王某某、开江患者刘某,四名患者均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解除隔离治疗和出院标准,出院后将前往当地集中隔离点医学观察14天,出院第二周、第四周复查胸部CT。截至目前,达州累计治愈出院患者26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