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开业3个商业综合体 达州构建城市商业新版图

2021-01-19 06:41:3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近段时间,位于西外巴渠东路的仁和新城,成了达州市民的新去处。“无论是客流还是营业额均超出了预期。”仁和新城达州店总经理黄代平说,开业以来,周末客流量平均每日5万人次,工作日2万-3万人次。仁和新城是继罗浮广场、升华广场之后,达州主城区在近4年开业的第3个商业综合体。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城市快速扩张 消费潜力凸显

达州老城区(市内)的中心广场商圈,是达州城市商业的起源地。进入21世纪,达州城市建设向外扩张,人口从市内向西外、南外、北外迁移,逐渐形成市内、西外、南外、北外四个城市区块。

2005年,达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地迁至西外,迅速带动周边发展。2017年1月,罗浮广场在西外开业,打破了达州商业综合体的空白,它正是背靠达州市政中心;2018年10月,升华广场在南外开业,南外是达川区的主城区,升华广场成为该区唯一的商圈。至此,除了规模较小的北外,达州主城区形成了中心广场和罗浮广场、升华广场的商业“三足鼎立”之势。

从空间分布看,三个商圈分属于不同区块,各居一方,且相距4公里以上。此番仁和新城入局,成为达州在近四年新开业的第3个商业综合体。与罗浮广场同处西外,相距不过2.5公里。

“达州零售商业远没到饱和。”在黄代平看来,达州GDP位列全省第七,消费潜力巨大,且市民对时尚和潮流的接受度高于以前。他认为,仁和新城位于西外新片区莲花湖的入口处和北外与西外的过渡地带,天然具备流量。“仁和新城所在区域是新的发展片区,每个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均需要标志性项目作支撑,它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进一步分析,达州经济总量大、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和承载力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支撑这些商业综合体。

数据显示,达州常住人口 500万-600万人,2017-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14.33万人,其中,通川区新增13.1万人,是人口净流入地,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高达132.6%。

“城市人口密度大,发展迅速,足够支撑发展。”通川区商务局副局长宋小丽说。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长期关注达州发展,他认为,达州城区以每年15万平方公里、15万人口的规模增长,将来建设“双300”城市,“聚集这么多人口,满足生活消费需求显得很重要。”

完善配套功能 拉动经济增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通洲商厦开业,达州市民前往围得水泄不通的场景清晰记录在影像之中。2006年以后,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沃尔玛、新世纪百货、摩尔百盛等相继入驻,使得达州的商业形态和发展水平提升了档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达州零售商业停留在单体百货商场的形态。2013年-2014年间,商业综合体集中入驻三四线城市,达州错过一次时机。

一方面,消费总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高端消费有需求没供给,外流趋势严重。发展中高端消费商场和多商圈格局势在必行。“把达州人的消费留在达州。”达州决策层鲜明作出安排部署。于是,《达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3-2020年)》出台,提出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商贸集聚区和超十亿元的专业市场、城市商业中心。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包括前述商业综合体在内,以及红星美凯龙、杨柳商贸等商业综合体的落地,达州商业不断向前发展。统计显示,2019年达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7.94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省第4位。

“每一个崭新模式的商业综合体入驻,对城市商业发展都是一次促进。它们不仅完善和拓展了现代服务业的配套功能,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还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载体。”戴宾认为,四川省提出培育七个经济副中心,经济副中心不只是经济总量的问题,还涉及担负引领发展的功能,中心性服务能力等。“达州要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商业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辐射周边区域 打造城市新地标

达州布局商业网点的脚步不会停下。通川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于塔沱湿地公园附近还将新建蓝润置地商业街,今年底陆续开业。好一新集团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在原好一新商贸城位置将布局红星大卫茂,计划2022年国庆节开业。

此外,2020年12月初,位于达州高新区李家嘴片区的铜锣湾商业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工,总建筑规模约375万平方米,建设集商业中心、教育、康养体验、运动等于一体的高端现代城市主体。“项目对标现代城市规划,塑造达州市政道路、商业街区、人文景观、城市治理新名片,致力建成万达开(四川达州、重庆万州、开州)区域城市新地标。”达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庞佑成说。

达州商业发展成果与势头受到省级层面的特别关注。去年11月,省商务厅、财政厅下发文件,公示了10个全省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支持名单,达州在列。根据培育方案,要建成辐射周边、综合承载能力强的区域性消费高地或集聚区。

“我们还要继续抓好消费供给和提升。”达州市商务局局长熊长虹说,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专业市场,高质量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在冉立春看来,这需要达州建设一批足量、高水平的消费载体,包括大型商业,以及如文旅等新的消费场景,“不仅把消费留在达州,还有助于把达州人留在达州、吸纳外地人进达州。”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