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直通车丨代表委员热议养老 四川今年将改造农村公办养老床位3万张

2018-03-06 21:51: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记者:杨琴 摄影:王曦

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副市长吴桂华,全国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做客四川在线“民生直通车”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杨琴 摄影 王曦)在3月5日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在养老方面,四川省民政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哪些?医养结合等方面已有哪些特色经验?3月5日,川报全媒体集群四川在线在川报集团2018全国两会北京融媒体中心,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副市长吴桂华,全国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做客“民生直通车”2018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与网友面对面回答了相关热点问题。

http://video.scol.com.cn/zb/2018/20180306%E6%B0%91%E7%94%9F%E7%9B%B4%E9%80%9A%E8%BD%A6-%E5%85%BB%E8%80%81.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点击播放视频

2018年工作重点:改造农村区域性公办养老机构床位3万张

养老床位是养老话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省去年新增养老床位为5.3万张,今年将新增多少?总量是否满足需求?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表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8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中已对此进行了公布。据了解,根据该实施方案,我省将实施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改造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床位适老化改造提升,力争3年改造完成农村区域性公办养老机构尚需改造的10万张床位,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其中2018年改造3万张,计划安排3亿元,其中省级安排2.4亿元,市、县安排0.6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力

张力表示,从床位数这一个指标来看,我省已基本达到国家相关要求,即3%的老年人入住各种养老机构——五保户、城市三无人员进驻福利机构、农村敬老院等;其余为入住各种养老机构的人员。

他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农村五保供养方面,四川走在全国前列,其集中供养率超过50%,多个市州已达到“五保”对象有入住意愿均可入住的条件。

广元经验:医养结合床位紧俏,部分排队期达半年

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省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将不超过50%,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对此,我省将具体如何来分解目标任务?“不同地区需求不一样。”张力表示,其中民政系统将从行业上进行进一步系统研究,即按照人口、气候条件、生活成本等作相关部署工作。此外,还需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区域规划,“发挥多个积极性,共同来完成省委省政府的目标任务。”

《实施意见》还提到,到2020年90%以上的城镇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要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对此,作为广元市分管民政的副市长,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副市长吴桂华介绍,按照人口老龄化相关标准,广元市也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市委市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目前,广元市为实现社区养老目标,已在该市“十三五”规划中进行了体系规划。目前,广元市已建设了300多个日间照料中心,在社区、农村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另有3%左右人员可在机构进行养老,广元市也按此标准设置机构养老床位。

全国人大代表、广元市副市长吴桂华

吴桂华表示,在机构养老方面当地也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包括鼓励有富裕床位的医疗机构转型办养老机构,同时鼓励政府办或社会办的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医养结合相对接。吴桂华介绍说,广元在此方面推动较早,从2013年开始由政府牵头推动,现有医养结合床位1800多张,非常紧俏,有的排队期在3-6个月。

着眼未来:多方面支持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行业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0年我省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放开,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均等化服务基本实现,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对此,张力表示,从趋势来看,现在国家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业的,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行业。”

那么,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方面,我省民政部门是否会带来怎样的好消息?

对此,张力表示,我省相关部门已出台了相关三年计划,民政与国土、发改等近20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意见,“无论是从审批还是从其他政策上,都全面开放了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吴桂华代表也表示,广元市在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方面,在规划、土地等方面均给予了支持。

吴桂华和张力都认为,养老产业是朝阳行业、新兴的先导型服务产业。要办好养老机构,他们建议,还需在特色和专业人员培训、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