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四川首站 探访长江第一城宜宾

2018-07-26 22:17:3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童童)7月26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进入四川境内,首站长江第一城——宜宾,实地探访这里火热的经济建设、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绿色的生态发展。

走访宜宾泸州两座城市 聚焦经济文化生态三个主题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自7月20日启动,从“长江第一湾”畔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出发,沿江而下,覆盖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在内的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

采访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家中央媒体,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媒体,共计百余名记者组成。20多天时间里,一行人将赴一线走访和采访,全景展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发展变化。

进入四川境内,采访团将依次前往宜宾市和泸州市,结合“经济长江”、“文化长江”和“生态长江”三个主题,分赴三条线路采访。其中,在宜宾,“经济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宜宾港、五粮液集团、临港开发区、川茶集团等地采访;“文化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大观观城、流杯池公园、南溪湿地公园和李庄古镇等地采访;“生态长江”主题分团前往了蜀南竹海、双河镇采访。

蜀南竹海漫步 媒体团感叹:生态保护做得好

三伏天的长江沿岸城市宜宾有些火辣辣的热,但车程1小时外的长宁县蜀南竹海,却因为浓密的植被和高含量的负氧离子“降”了温,这里的体感温度正合适,一丝凉风透过竹林吹拂而至,甚至有些清凉。

划竹筏游览海中海,沿古栈道欣赏仙寓硐,登观云台赏云海……采访团一行漫步山间,目及的是上万公顷的竹林,夹杂着潺潺溪流或一汪绿波,一幅幅生态美景跃入眼帘。

“万里长江第一城,首先必须是生态第一城”,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力构建起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是宜宾的使命和担当。为此,该市建立了市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00万元并逐年增加;计划五年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50万亩,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24 %,其中2017年完成33.6万亩;投资17.4亿元,建成1300亩南溪滨江湿地公园,并先后建成城市公园200个、城市绿道100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2%;此外,从2014年底起,宜宾还实施了总投资近100亿元、长达190余公里的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017年建成52公里生态廊道,成为了长江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宜宾境内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六岸全域生态综合治理。

“第一次来宜宾,感觉这里的风光很美,除了竹海、云海,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小生物,说明这里的生态保护做得很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孙宇峰说道。

品味双河凉糕 媒体团点赞:会成为下一个网红食品

离蜀南竹海不远的长宁县双河镇,有一口宋代古井,井水清冽,不时有气泡涌出,连珠累累,扶摇而上,状若葡萄,故名葡萄井。镇上居民凭借一双巧手,借这口井的水,和着当地种植的桂朝米磨成的粉,加以红糖汁,做出的双河凉糕“走”向了世界。

在双河镇“凉糕一条街”,一行人或体验如何使用石磨磨粉,或观看师傅调和阴阳水(注:葡萄井水混合石灰石)熬浆,或品尝各种口味的凉糕,或询问店家、食客,忙得不亦乐乎。

双河镇副镇长梁爽介绍,目前,双河凉糕已在全国各地开店约500家,镇上从事凉糕产业有近千人,成为了镇上重要经济产业之一,也为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2017年,双河凉糕产值已近3亿元,2018年产值将远超3亿元。一家凉糕店店家也表示,这里凉糕均价2.5元一碗,一家店铺少则一天卖千余份,多则上万份,不少学生都爱利用暑期时间在这里实习,几家拥有传承人的老店,甚至还开办了技艺研习基地。

“软糯凉滑,除了红糖口味,还有水果、麻辣等口味,实乃消暑佳品。”经济日报记者佘惠敏赞不绝口:“这款小吃接受度很高,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网红食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