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瞰四川|走进宜宾高县:从一叶茶一只蚕瞰丘区农业转型路

2019-08-29 23:31: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波

循致富“丝路” 采访团摘桑叶喂起小蚕

川南有句俗语:养蚕的没有贫困户。采访团来到嘉乐镇人民村,一探究竟。

跟随农户摘桑叶,河北新闻网记者杜船有些惊讶,“北方人小时候都会养蚕玩,不记得桑叶有这么大呀。”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的桑叶经过嫁接进行了改良。

“喂养小蚕的桑叶,要切小、切碎。”嘉乐镇相关工作人员带领采访团进入蚕桑养殖基地小蚕共育室,耐心解释道。蚕宝宝们住在大簸箕的一张纸上,工作人员指导记者们将细碎的桑叶撒上,“要轻,要小声说话,他们还很小。”

蚕宝宝进入“5龄期”(大约10天)后,便可上茧,进入大蚕共养室。在这里,大蚕们一只只住在方格簇里吐丝,采访团记者形容“像小公寓一样”。一些大蚕已将自己密密裹上丝,几名农户在供养室里管理。

蚕对气温气候要求很高,嘉乐镇正适宜,全镇6成以上农户从事栽桑养蚕,2400亩桑园,产茧五千余担。靠这项产业,农户们建起了楼房,添置了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

“以前蚕卵孵化后便发给农户喂养,现在一般‘2龄期’后发给农户,防疫消毒更严,质量更好。”嘉乐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村里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共育工厂能集中配套先进的专用设备设施,通过集约化经营管理,让产业规模上去、生产成本下来、产品质量提高,年共育能力可达6000张蚕种。

近年来,嘉乐镇不断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启动了以人民村为中心的现代蚕桑示范园区建设,全县共规划建设30个季共育能力500张以上的共育工厂,目前已建设12个,与前几年建成的近400间小蚕共育室,构建起覆盖全县、服务蚕农的共育支撑。

“我们山东也有很多养蚕的家庭作坊,每家每户有一两亩的桑叶地,看到了这里的养蚕业,我还是比较震撼。”大众网记者解强民说,这里形成了有规模、现代化的养蚕产业链,不仅在四川,甚至在国内都具有示范作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老百姓的辛勤劳作,这里的人民一定会越过越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首页上一页12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