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圆桌”对话脱贫攻坚:看扶“志”后的产业发展

2020-05-12 13:47: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余普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楚瞳 田珊 邓童童 摄影 郑晓飞 向宇 实习生 万宜森)2020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攻克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剩下的7个县摘帽、300个村退出、20万人脱贫。

两会期间,四川在线两会“圆桌访谈”邀请到省人大代表、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妇联主席王蓉(羌族),省政协委员、甘孜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钟色(藏族),省人大代表、凉山州昭觉县碗厂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彝族),以几则故事生动呈现出脱贫奔康路上的创新思路和具体行动。

奔康路上,“志”要怎么扶?

一些地区决胜防止返贫,一些地区冲刺“摘帽”,这一奔康关键时期,“扶贫先扶志”,调动贫困户的主动性、积极性至关重要。

故事1:用鼓起的荷包来激励

王蓉讲述了一则北川“脱贫达人”的故事。

省人大代表、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正河村妇联主席 王蓉

故事主角名叫张其军,11岁因意外失去右臂,几年后,父亲干农活时因意外致智力受损,2000年母亲去世,2012年妻子因病去世。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张其军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

2014年,北川县委选派一批帮扶工作组,为张其军定制了高山蔬菜种植计划,当地公益基金也为他的两个孩子争取到助学帮扶。当年,张其军种植的高山蔬菜面积达6亩;第二年增至10亩,收入5万元,他顺利脱贫了。

让人感动的是,脱贫后的张其军开始带领其他贫困户参与到脱贫队伍中,他们一起种植玉米、青椒,养殖生态猪、土鸡等。张其均也获得了各种荣誉,包括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故事2:典型人物、事例引领

钟色讲述,近年来甘孜在脱贫路上打造了很多优秀典型:“雪域信使”其美多吉,30多年,在平均海拔高于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和“老伙伴”邮车一起跑了140多万公里,运送邮件37万件。“还有很多倒在扶贫路上的同志……”钟色眼眶有些湿润,他们更是在典型引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省政协委员、甘孜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钟色

她介绍:“此外,甘孜州实施了宣教聚力、文化浸润、文明引领、法制普及、典型示范五个行动,并在州县乡村开展了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治短为主的‘竞技赛’。”

故事3:信心带来主动性

阿吾木牛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悬崖村。一名叫某色拉哈的贫困户,40余岁,家中3个小孩,过去依靠传统养猪养鸡,种上几亩玉米地,勉强凑合着过。

省人大代表、凉山州昭觉县碗厂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

前年,悬崖村开始“进军”橄榄油产业,乡干部鼓励某色拉哈买一匹马搞运输。最初他将信将疑,在村干部多次劝说下,找亲戚朋友筹款买了一匹马。最初,他在村里做做简单的材料运输,没想到不到一年,就赚了4万多元。

有了这笔收入,某色拉哈的精神状态完全发生了变化,他开始主动思考,主动尝试。后来,他开始沿途做起小零售,而后又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搞起了民宿。

内生动力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反作用力?

贫困户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这种内生动力,也给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变化。

故事1: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地方产业蒸蒸日上

老百姓有了脱贫愿望,富起来了,地方产业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顺利。近年来,北川小寨子沟致力于发展旅游产业,合作社有了新模式,周边贫困户自愿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产业越走越快,老百姓的荷包也越来越鼓。

北川坝底乡高山蔬菜产业为例,这两年老百姓致富后,产业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加之交通更加便利,老百姓种植的青椒、蒜薹越卖越远,从周边区县走向全省,还到了重庆。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地处产业也是蒸蒸日上。

故事2:各类产业从无到有,从低起点到做大做强

钟色用数字“4321”代表甘孜产业发展的几个小故事,几个数字分别代表海拔4000米、3000米、2000米、1000米的地区。

海拔4000米以上的石渠县洛须镇正科村,有一个天界农场叫邓玛农业观光园,将周边几十个村的集体经济融入这块飞地,每年获得600多万元分红。同样高海拔的理塘县,也建立了一个万亩极地果蔬基地,每年有近千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基地的萝卜最远卖到了香港。

海拔3000米以上的甘孜县,充分挖掘格萨尔文化打造格萨尔王城,全县贫困户入股,每年他们能领到700-1600元分红。

……

钟色称,在甘孜,各类产业从无到有,从低起点到做大做强,这些发展全靠脱贫攻坚。

故事3:传统单一产业走向多元

阿吾木牛分享了昭觉县几个贫困乡的案例。

龙沟乡地处高海拔,以前村民种点玉米、土豆,后来思维打开了,种起三七、重楼等中草药,在当地形成了“黄金”产业链。

碗厂乡和尼地乡的谷克德景区,以前村民靠一点高山养殖凑合过日子,现在因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开始“兼职”零售或领路人,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景区发展。

阿吾木牛坦言,传统的养殖业、种植业并不具备长期性和发展性。老百姓致富思维丰富起来后,单一的产业也丰富起来。

嘉宾“代言”又“带货” 铆劲为家乡打Call

我省的藏区、羌区和彝区,都是风光无限特产丰富的地方,采访尾声,三位嘉宾“搬”出了地方特色和特产,铆劲为家乡“代言”“带货”。

秀羌绣披肩、撕开北川老腊肉包装袋、压轴推介羌山茶叶,王蓉大展“带货”功力,将北川一众特产溜了一圈,还不忘眼馋网友,“吃在嘴里,想在锅里。”

钟色以一首《康定情歌》,强势“安利”了国道317和国道318两条最美景观大道上的雪山草原人文美景。

悬崖村不仅有钢梯、大峡谷美景,还有青花椒和橄榄油。阿吾木牛“带”的货,看似小众,却是全系。橄榄油、橄榄茶、护手霜……逐一推介,也让网友一睹了油橄榄的全身价值。

与其他的访谈不同,三位嘉宾除了盛邀网友到自己的家乡赏美景、吃美食外,还分别用藏语的“扎西德勒”、羌语的“纳吉纳鲁”、彝语的“孜莫格尼”,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