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全会精神在基层|新旧动能转换、资源变成产业,改变正每天发生在钒钛新城里

2020-12-17 19:37: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摄影报道

12月16日一早,攀枝花卓越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李恒鹏快步走进办公室。没来及像往常一样先添一杯水,他打开电脑快速点击鼠标,查看最新的生产数据。

临近年底,李恒鹏每天都惦记着一件事:眼看企业生产的钒制品年产量有望突破9000吨大关,得尽全力争取冲刺完成。“这样明年万吨的产量目标实现起来更有底气。”

为产量操心的不止李恒鹏一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钛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军主管技术,公司生产的海绵钛产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能否实现‘五连胜’,还要看今年这最后十多天的表现。”常军说。

另外,结合“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企业定下了要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产量翻番的目标,常军忙着联合攀钢钒钛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和外部科研力量,搞技术攻关,提高产量,开发新产品。“企业的目标是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钛基础材料与新材料企业,我们必须顶上去。”他说。

依托国家级高新区,钒钛新城以“两城”建设为契机,全面对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2020年钒钛新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83亿元,技改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20%,钒钛产业链逐步迈向中高端。

卓越钒业含钒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核心区

作为较早一批入驻攀枝花钒钛新城的民营钛产品生产企业,卓越钒业在近些年里表现亮眼。这背后是一笔算了很久的环境账在“缓释”效用。

2018年,在园区严格的环保要求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带动下,卓越钒业投入7000万元建设的含钒废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建成营运,成为国内全行业首家采用该项目的企业。

“这意味着每吨产品的成本要多出四五千元。“李恒鹏介绍,由于着眼于服务攀钢产业链,企业生产原料是数量相对固定的含钒尾渣。要想获得更多效益,就必须优化升级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回收率,释放提升产能。

咬牙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企业以前外排的废水变成了自用,经过处理能够加入循环生产,资源回收率从67%提高到81%,生产精细化水平提高。

变化,在这片总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里,时刻发生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得到了生动实践。

生产好的五氧化二钒,装在白色袋子的在国内销售,装进桶里的则要出口

今年,是钒钛新城的“项目建设年”和“环境提升年”。一年来,围绕“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目标,园区着力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提前谋划,细分产业领域和技术方向,划定重点发展的核心环节和链条,建立健全钒钛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配套核心企业清单,加快储备一批、引进一批、开工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为钒钛新材料、钒钛机械制造、新能源、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等“1+4”产业发展提供重要项目支撑。

此外,园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盘活“存量企业”,为发展腾挪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蓄势,更多新动能在这里迸发。今年,以位于园区钒钛2号线主干道沿线16户企业为重点,引入攀钢钛渣电炉煤气回收、力兴钛业海绵钛生产与钛材加工、攀高投标准化厂房建设等项目,释放土地资源1460.38亩。

“破旧是为了立新。”新旧动能有效转换和接续,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才能打造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活力新城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钒钛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