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地调查丨“共享自习室”,会在明天消失吗?

2021-01-11 12:02: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宇男

K书吧:提供茶水零食

四川在线 林嘉薇  摄影报道

创业者:“虽然在成都共享自习室榜单排名第一,但其实上座率不到一半。”

自习者:“暑假刚开始办了一张自习室的卡,暑假结束的时候,这家自习室就倒闭了。”

专家:“实际上所谓共享自习室,其实就是传统的租赁经济,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经济模式。”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韩国已经出现了这种付费自习室。几十到上百平方米不等的空间里,一排排单独隔开的座椅和书桌、明亮的灯光、安静的氛围、一个茶水间,以上就是共享自习室的核心元素。用户付费购买一个座位就能获得“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仪式感”。

2005年,付费自习室在日本全国范围普及,最早针对学生群体,而现在自习室里的职场人士是学生的3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迫使年轻人不断自我提升,学习、考证、再学习是年轻人对抗世界、升级打怪的方式。“图书馆一座难求”“家里没有学习氛围”“咖啡厅太吵”,公共资源的不足让共享自习室在中国也落地发芽。2018年,成都第一家共享自习室出现,2019年呈现了爆发式增长,被业内人士称为共享自习室元年。

目前,全国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沈阳等一二线城市遍布共享自习室,仅成都在探店app榜上有名的共享自习室就有近200家。年轻的创业者们曾无比看好这个新兴产业,两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的“蓝海”如今是风头正劲还是“一地鸡毛”呢?

青匆空间:通过扫码进入自习室大门

为什么开共享自习室?

原因一,是因为个人喜欢安静的氛围。

北方姑娘于焕利喜欢成都的慢节奏和烟火气,也喜欢宁静的氛围。因此她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附近的办公楼里开了一家“青匆空间”共享自习室。“我之前去共享自习室体验了一次,就喜欢上了那种氛围,所以决定自己也开一家。”于焕利的共享自习室开了不到5个月,现在连装修成本还没收回来。记者看到,这天来学习的总共6个人零散分坐在各个区域。“目前算是淡季,人比较少,考研的前期几乎会全部坐满,每个人计划学习的时间不同,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0点半是我们的正常营业时间,有的客人几乎会呆满。”

于焕利的自习室一共有58个座位,自习室价格并不高,同时有各种套餐供不同人群的需求,记者在探店app上看到,售卖最多的一种是“晚自习”套餐,客人只需花15块钱,在小程序提前预约座位,扫码进入后就能享受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和茶水间免费的零食和饮用水。

尽管一开始于焕利很看好这个行业,但5个月来,勉强维持收支的现状让她也产生了迷茫。“虽然我自己很喜欢自习室,但如果持续无法盈利肯定还是会考虑及时止损。”

V-loft:自习室独立讨论区

原因二,是因为看好新型产业。

K书吧在成渝两地已经有8家分店,是最早入局的几家共享自习室之一。其中一位合伙人李雪阳告诉记者,早些时候成都没什么共享自习室,加上初期很多人处于好奇也会来“打卡”。2020上半年,由于疫情,学生无法返校开学、图书馆限坐,共享自习室也吸纳了一部分有学习需求的用户。李雪阳说,很多创业者一开始也是共享自习室的用户,因为共享自习室成本不高,入局简单就纷纷进场,有的人可能连这个产业都还没认真了解过就盲目创业。“我们楼下11月新开了一家共享自习室,这个时间点其实非常糟糕,因为考研季即将过去,相当于开业就是淡季,这很难坚持到第二年的旺季。”入场前以为是蓝海的产业,其实早就杀红了。“成都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不过重庆现在的共享自习室还不多,所以我们在重庆开了一家分店,总体还不错”。

原因三,是因为自己也有自习的需求。

和刚开业不久名气不大的“青匆空间”不同,成都排名第一的共享自习室v-loft则在业界大名鼎鼎。V-loft开在高新区某个高端的写字楼里,主要客户群是附近有自我升值需求的上班族,而它的定价也相对偏高,20次的无限学习卡需要599元。“我们的价格确实相对偏高一点,但我们的装修、设施品质非常高,而且网络速度非常快,可以保障因疫情在国内上网课的留学生需求。”老板芶英乔也是一名在读留学生,“因为疫情,我必须在家上网课,这时候发现找一个安静学习的地方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就开了这家共享自习室,算是利人利己。”

芶英桥的v-loft虽然在成都共享自习室排行榜中位列第一,但在高排名的背后是持续的“不温不火”,大厅的上座率不到二分之一,大小包间一周只有半数时间有人预定,在通过抖音等各种宣传以后,每月也能收回租金的三分之一不到。除了自己受益不佳,芶英桥从其他客户口中也听到不少同行在近几个月陆续关门的消息。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竞争手段。芶英桥向记者介绍“打价格战其实是在自取灭亡,有的商家为了拉客搞1元体验券,一个新兴的产业需要商家和用户相互磨合,这么低的价格商家自己熬不住,也会在后续恢复价格后让因为低价来的用户离开,而且错失真正对优质环境有需求的用户。”

K书吧:独立隔间

为什么来共享自习室?

现实中,一些人认为,“一张安静的书桌,比想象中更难寻找”。“两个月花700块钱买一个学习氛围是非常值的”,王巍锦一整个暑假都在共享自习室度过的,最长一天呆了11个小时。

2018年王巍锦在新闻里第一次听说共享自习室,当时他认为花钱买自习室简直“天方夜谭”,直到今年由于疫情无法返校,图书馆限流一座难求,“无处可学”的窘境在同学程奕翔介绍了共享自习室后得到了解决。

职业编剧刘青风向记者介绍说,最早来共享自习室完全是一个偶然。因为家里装修,常年宅居家里的刘青风不得不出门寻找一张安静的书桌。但不论是咖啡厅还是图书馆,人来人往的脚步、桌椅的挪动、小朋友的吵闹都让刘青风难以投入到创作中。“共享自习室真是我的救星,一方面来这里的人都是认真学的,干扰非常少,另一方面现在成都的共享自习室很多,不管我在哪儿,只要打开手机都能就近搜到一家共享自习室。”

李雪阳认为,每家共享自习室的定位可以体现在选址上,开设在CBD的共享自习室主要为上班族服务,学校附近的自习室则主要由学生群体光顾。“不论是做哪个群体,我相信即使小众也一定有一群受众,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受众知道共享自习室的存在,并尽可能做好服务,让他们习惯共享自习室的学习方式。”

V-loft:自习室大厅

对于“共享自习室”未来的发展,一些经营者希望在实践中探索自身价值,不断延长产业链。

就像李雪阳所说,共享自习室看似是一个前景无限的新兴产业,但它所面临的考验比创业者们所预期的来的更早。

研一的程奕翔是学法律的,共享自习室的储存柜让他十几本又厚又重的法律教材得以安身,从2019年考研结束到2020年寒假,程奕翔一直在共享自习室学习,“我去过好几家共享自习室,暑假刚开始我在一家共享自习室刚办了卡,等暑假结束,那家共享自习室就因为付不起租金关门歇业了。”

由于开设共享自习室的门槛较低,大量创业者涌入这个赛道,让这个新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要想生存下去,就只能不断完成自我升级。芶英桥说,下一步他打算与海外名校建立联系,加强面对留学生群体的优势,同时向其他个体工作者发出邀请,向共享办公做一部分转型,建立自习室的线上交流平台升级社交属性,让自习者们可以共享信息、相互交流。

除了细化客户群体,延伸产业价值链条也是共享自习室拓宽优势的路径。李阳介绍说,上海有一家共享自习室已经完成迭代,添加了咖啡厅、食堂、名师一对一讲课的功能,这也是其他的共享自习室可以参考的升级方向。

青匆空间:自习室大厅

每一个来共享自习室升级打怪的年轻人都期待以自己的勤奋学习获得命运的优待,每一个开设共享自习室的创业者也期许时代给予自己一份回报。共享自习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共教育资源的压力,也反映出学习型社会建设卓有成效。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背景下的产物。

但这个新兴产业在第一波新鲜期退去后,显然还需要社会的监管和扶持,记者致电成都市市场监督局了解到,目前针对共享自习室还没有出台任何监管标准和扶持政策。而适时制定出行业标准和经营准则,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确保共享自习室行走在正确、健康、长远的发展轨道。

V-loft:轨道充电

专家:通过“大浪淘沙”规范产业,促其良性发展

四川社会科学院教授胡光伟介绍说,“共享自习室”虽然借用了“共享”一词,但实际上还是传统的租赁经济模式。本质是将“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的仪式感”租赁给用户。胡光伟认为,共享自习室能否向好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市场容量无法估算的情况下,不管是“低价竞争”、还是“延伸产业”都是市场经济规则下“服务好用户”的生存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姜晓萍则认为,成都是非常适合共享自习室发展的城市,一方面成都人的阅读需求本身比较高,对“美空间”的兴趣也比较高,共享自习室自身在完善基础功能的同时,可以向打造“网红阅读空间”发展,吸引年轻人打卡。另一方面可以成都的公共政策中的社区治理相结合,与社区合作打造15分钟生活圈。姜晓萍说,如果政府补贴共享自习室,那么就一定是公益性质的,作为对公共资源的一种补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