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人物推介⑲|不当企业家当农民:他在大巴山腹地种果树,过上“向往的生活”

2021-01-14 11:16: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余义勇

赵权军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文/图

1月10日,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追光2020”天府人物推介活动启动,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纷纷响应,积极推介2020年的“高光”人物。身在大巴山深处的浙商王米友正安排村民为果树喷药清园,“须在芽孢发芽前,喷完特制的杀虫药剂,耽误了李子树的花期,损失将不可估量。”说着,他挽起袖子,端起喷枪,对准大棚内的果树喷药,边给村民讲解喷药的技巧。

15年前,王米友放弃洛阳的公司股份,在大巴山腹地万源市魏家镇,当起一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带动当地近两千户村民,栽种6630亩硒李和石榴果树,让1975户村民户均增收3860元。本月初,他荣膺“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他说,自己向往的生活是“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

浙商企业家“变”纯朴巴山农民

十多年前,原本在河南省洛阳市从事有色金属矿业开采的王米友,结识了为人豪爽,耿直的员工赵仕友,是这名员工留给他的印象,“大巴山究竟是个啥地方,能养育出能吃亏,能忍耐,有干劲、又淳朴的山里人来。”

山路蜿蜒崎岖,生产方式落后,村民生活困苦……一切都让生长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王米友震撼了。

走进村民赵某家,听说全家4人,全年的家庭纯收入不足4000元,娃娃仍穿着单衣过冬,稚嫩的脸蛋被寒风刻下一道道裂纹,啃着火烧洋芋果腹,王米友落泪了,他暗下决心,“我也是农民出身,要帮帮他们。”

王米友回公司,不顾家人反对,退出矿山的股份,带着一千多万元资金,来到万源市魏家镇楠木坪村。流转土地2600亩,投资养殖肉牛,因不懂养殖技术,错将耕牛幼崽当成肉牛养,村里交通不便,物资运输困难,养牛场连年亏损。恰在此时,村里流传“外地老板是来骗钱的”类似流言,养牛场被迫于2009年关闭。

投资失败,王米友返回浙江,但牵挂着楠木坪的村民。2013年,经深思熟虑,王米友重返万源。参与水果硒李产业种植项目,准备在魏家镇大干一场。

2014年春节,王米友没回浙江过年,留村里挨家挨户拜访,操着蹩脚普通话,走乡串户给村民普及种植羌李(硒李)好处,以及水果市场的行情等。“必须要让更多的村民知道硒李的产业价值和发展前途。”

背着大巴山村里的泥巴找专家取经

2014年冬天,王米友背着两个硕大的行李包,里面装满魏家镇的泥巴,以及好几瓶山里的泉水,到成都、重庆、杭州等地的农科院所,找专家做化验,分析大巴山的土壤成分和养分等信息,为硒李树苗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支撑。还高薪从茂县聘请一对种植羌李的农民工王寿蔡和文登英夫妻,担任种植园的技术总指导。

“每年在果园里长住6个月,果树育苗、栽种、施肥、除草、梳果、采摘都要手把手地教村民做。”王寿蔡说,为发展硒李果树产业,王米友拿出全部积蓄,还向家乡亲朋借数百万元现金。

“你们参与种,我提供树苗,按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前期管护费用我们出,有收入后在抵扣。”为打消村民的疑虑,王米友同村民家签下保底收购协议,承诺“只要是我提供的树苗产出的李子,我都保价收购。”

按王米友的打算:“一棵李树,第三年就能挂果,第四年就是盛产期,每棵树可以挂果60以上斤,按照均价3元/斤计算,每棵树可以产出180元,按每亩70株计算产值可达10000多元,种包谷洋芋只有1000元,种果树划算得多。”

仅仅20天,全镇165户村民加入合作社,“万源市巴山硒李专业合作社”随即成立,完成500亩3万多株果苗种植。

投入终于看到回报,2016年7月,青脆李大面积挂果投产,因产品知名度不高,销售公司的准备不足,青脆李严重滞销。王米友不眠不休来往在巴中、万洲、成渝等地,通过设直销点,分级打包的形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他的真诚取得重庆、成都等地销售商的信任,12天销售掉了32万斤青脆李。

连遭重创,“村民的信任,让我挺过来”

当种植园初具规模,王米友电话邀约浙江的亲友,来基地赏花,畅谈自己的创业梦想。然而,身价数千万的表弟从杭州赶来,不理解王米友为何坚持在山里种地,不愿回大城市发展。临行前甩下一句话“你疯了”,此后亲朋们不再支持王米友,也没人愿借钱给他。

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本涨势一片喜人的水果,因遭一场连阴雨袭击,即将成熟的李子纷纷开裂,损失了一千多万元。投资再次打了水漂,为继续投入资金,他不得不卖掉在杭州和西安两处价值千万的门面房产。那一年,王米友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偌大的种植基地里,账上竟拿不出一万块钱。”

按惯例,年底专合社分红,这年王米友没钱发给村民,反倒是村民纷纷拿出家里的存款,为他疏难。次年,果子再遭雨水浸泡裂果,经济损失加剧。王米友调侃道,“那时,心情糟糕透了,镇村干部担心做傻事,派人整天跟着我。”

经请教专家,王米友为果园搭建大棚,近百亩果园免遭损失。由于种植技术好,产出的水果品质高,成都、重庆等地水果批发商早早下了订单。去年,因受疫情影响,多地农产品滞销,传统销售渠道已无法解决青脆李的销售困境,王米友尝试着用直播带货,但网购效果不佳。

王米友带着50斤青脆李,到浙江嘉兴寻找合作伙伴,经数日公关,同对方言说乡亲遭遇的困境,最终对方被他的真诚打动,签下以10元/斤的价格成交,一次性订购100万斤,销售总额1000万元的大单,解决青脆李滞销问题,也为种植基地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2018、2019和2020年三年是基地最困难的时候,是村民们的信任和理解,让我挺过来了。”企业扭亏为盈,目前基地正向好发展,王米友感叹不已。

目标:共同富裕,让近两千户村民致富

村民郭奎在西安做劳务工作,打听到王米友需扩建基地的水果分拣和深加工厂房,便主动对接,想帮村民谋得一份就近就业的机会。谈判很顺利,王米友听闻郭的来意后,爽快地答应了,将厂房建设任务全部交给他。“既然能为村民增加收入,那一定要支持下。”

万源市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娄周介绍,为帮助更多村民在家附近就业,仅2020年便给予王米友的企业40000多元资金补贴,以吸引村民就近就业。

如今,巴山硒李种植从最初2个村扩大到整个魏家7个行政村,辐射到周边草坝、石窝、庙垭等13个乡镇,横跨达州、巴中两市,王米友的专合社的入社农户从165户增加到1975户,实现户均增收3860元,硒李种植面积从500亩扩大至6630亩。

王米友说,今年基地又新增种植石榴基地2000亩,培育种植大户27户,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培训基地1个。截止目前,巴山硒李年产量已达500万斤,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引导魏家就近就业3万余人次,其中长期就业贫困人员28人,年增收21600元/人。贫困户参与入股98户,每户每年可享受2000多元的现金分红。

王米友告诉记者,他向往的生活便是,“能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1月6日,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了一批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王米友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感觉今后的担子更重了,虽然现在企业发展已小有成就,但距离共同富裕仍有许多路要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