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解码:四川16个千亿俱乐部成员有哪些亮点?

2021-01-21 21:10: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顾强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 张彧希

继2007年成都经济总量首破3000亿元台阶后,时隔13年,四川再次迎来第二个3000亿城市俱乐部成员。

1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0年四川经济形势发布会上,省统计局副局长熊建中透露,去年我省分别新增3000亿、2000亿、1000亿市州各一个,依次为绵阳、乐山和广元。至此,我省经济总量超过千亿的市州数量达到16个。

为来之不易的3.8%正增速贡献力量,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亮点?

干支协调发展

区域间落差减小,经济空间格局从“极核”向“扩散”转型

“三个千亿台阶各新增一名成员,全省区域经济格局总体就形成两个3000亿以上、六个2000亿以上,共计十六个超千亿的市州,区域协调发展态势明显。”熊建中分析说。

继成都之后,绵阳率先冲破3000亿元大关,备受关注。当天下午,绵阳庚即举行“2020年绵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现场,绵阳市统计局局长贾智艳用“5年跨越2个千亿台阶”来形容过去5年绵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绵阳到乐山再到广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州加入到千亿俱乐部,我省区域之间差距不断减小。

“这充分说明‘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果。” 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认为,16个千亿俱乐部成员亮相,透露出两大重要信号:一是“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表现突出,协调发展态势形成;二是四川经济空间格局从“极核”向“扩散”转型,除成都外,次级中心的雏形开始显现。

“区域落差减小,意味着未来整个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化,空间组织方式和效率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戴宾说。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看来,干支加快协调发展,离不开两大主因:一方面是省委“一干多支”战略深入实施,进一步明确“一干”的范围和“多支”着力的重点,同时鼓励7个城市争创省域经济副中心,推动了各城市竞相发展格局,分类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省进一步加大要素向有承载能力中心城市集中的力度,同时加大西部科学城建设、推出城市新区建设,以及与重庆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等,让重点开发地区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任务,深化了区域间的分工协作,使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更加明显。

经济区竞相发展

加速走上合理分工、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解码区域经济发展,熊建中从另外一个维度给出了一组独具“四川特色”的数据——

2020年,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为48600亿元,增长4%,在全省的比重达到60.7%。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发展仍然强劲,两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峰值达到4.2-3.8%,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16.2%和15.6%。此外,攀西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加快推进,增长达3.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97%。“总体来看,五大经济区竞相发展态势更加明显。”熊建中说。

支撑五大经济竞相发展的动力在哪里?

戴宾认为,这正是五大经济区走上合理分工、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

“区域发展不能简单强调平衡,经济条件好的区域,要承担更多的发展任务。”他认为,从四川来看,成都经济区是经济发展先对较好的地区,应当率先形成增长极和动力源。而从实际出炉的数据显示,成都经济区在承载产业人口和产业引领带动方面也越来越突出。

川南和川东北经济区作为我省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腹地,其中川南经济区涵盖的四个城市都是百万人口大市,城市之间联系紧密,逐渐走出一条城市抱团发展的道路。川东北则充分发挥出北向、东向门户功能,同时受到了成都和重庆的双辐射带动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盛毅分析认为,随着“十四五”规划的逐步出台和重点部署落地,成德眉资在全国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步伐还会加快。同时,当前省内多个城市已经提出了“双300”的(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00万、中心城区人口突破300万)目标,将加速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发展势能。

“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步伐加快,分工协作进一步深化,是‘十四五’期间可以看到的景象。”盛毅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