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山水 周思源个展“蜀道之上”在成都开展  

2021-01-25 10:42: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向华

四川在线记者 边钰

1月24日,周思源作品展“蜀道之上”在成都市时代美术馆开展。展览集合了艺术家周思源从2018年至2020年创作的72幅艺术作品,该系列被分别命名为《蜀道计划·红色》《蜀道计划·黄色》《蜀道计划·蓝色》《蜀道计划·灰色》,四个系列,分别采用了油画、纸本水墨、水彩、装置等综合材料。这些作品造型坚实,结构严谨,用笔洒脱,色彩强烈,在“山、水、道”物象中,为观众献上一道富有诗意和音乐性的艺术大餐。

步入展厅,门口的油画作品《蜀道计划·红色22号》让人震撼。刚劲奇崛的山体造型,明暗对比强烈。画中,周思源大胆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使得青色与黑色相间的山体都被红色余晖笼罩和渗透,烘托出整个画面温暖、高远的意境,一种牧歌一般的抒情境界和质朴深沉的诗意飘逸其中。整个画面的笔触肌理、色彩层次和明暗光线变化,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主办方供图

当天现身展览的著名艺术家阿鸽用“震撼”来表达观展感受。她回忆,十余年前,周思源的画作还比较写实。而在这次个展上,她明显感觉其艺术风格更加成熟,作品中既有西方技法,又饱含中国元素。

蜀道计划·黄色1号 120cm×90cm 2020年 布面油画

循着走廊深入观展,这种视觉冲击也越来越强烈。个展作品按照“红色”“黄色”“灰色”“蓝色”四个系列,分列展出,《蜀道计划·黄色1号 》《蜀道计划·蓝色21号 》《蜀道计划·灰色19号》……都描绘出山脉的宏伟气魄与自然的瑰丽多姿。其中小品尺幅不大,却“逸笔草草”,率性而富有感染力;巨幅作品叙事宏达,气势磅礴。

主办方供图

“蜀道是一条开放之路,彰显着四川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周思源说,这次个展,他以哲学视角,用一种大山、蜀道的意象,来探索山与历史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自然,与自我的关系。

周思源

自然的“山”也是这次展览的主要物象之一,谈及近年来偏爱画“山”,周思源坦言这份情怀源于故乡。他介绍,自己生长在云贵高原,在他家门口就正对着一座叫“五老山”的山。恰如亲人一般,那座山陪伴着他成长,直到离开家乡。“望山的时间久了,对山自然有了情感,有时画着山,触景生情,便想起小时候的山。甚至有时还想,到老了有一天会回到山里,做一个山的守望者。”

“仁者乐山”,这份情怀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汇成他艺术的涓涓细流,并塑造着他的艺术观。他愈发感受到绘画是一种语言,“它不象有着语法规则的文字语言,绘画虽然有技术技巧方面的一些规律可寻,但还有更多逻辑范畴无法解释的艺术家内在的个体的造型创造力,这使每一个艺术家都有潜在可能开启他自己的语言,画写他感受到的世界。”近两年,他更是将画布视为自己的一个实验“空间”,用于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艺术风格。

策展人林印吉认为,这次展出的作品描绘了一派非同寻常的景象:巍峨雄奇的山体里隐藏着凶险的陡坡与起伏的山道,山前的松枝在风中摇曳,这一切远方的风景在各种生长与运动中紧密牵连,无法分割,既不是美化,也不作记叙,对这种复杂关联性的朴素信赖,也许是一种更接近真理的方式。

学术主持何桂彦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认为周思源的作品,在画面情绪的流动中,在斑驳的肌理之中,在巍峨的群山中,传递出的是一种磅礴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崇高。画作既有西方的形式结构,又有东方化的意象表达,既强调油画材料本身的肌理特征,又突出创作过程带来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2月27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