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奋进力量丨唐祥华:从田间到车间,粒粒糯稻带动10万农民致富奔康

2021-02-02 19:57: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人物名片

唐祥华,男,1954年9月生,达州大竹人,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他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在大竹县、万源市、邻水县共建糯稻基地17万亩,带动3万农户、10万农民种植,实现户均增收入2200元。公司醪糟车间吸纳6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实现“一人上班,全家脱贫”。他荣获2018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奉献奖,入选脱贫攻坚“四川好人榜”。

唐祥华在田间看糯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人物事迹

“一粒糯米醪糟香,十万农民奔小康。”这句在达州家喻户晓的话,与一户企业、一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大竹县东柳醪糟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祥华。

迄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东柳醪糟公司在大竹县月华、石河、庙坝及万源市石窝镇兰草溪村、邻水县护邻乡护邻村等22个乡镇50多个村,建立优质糯稻基地17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10万人从事糯稻生产,其中贫困户3500户、万余人,实现户均增收2200元。

“糯稻基地是与企业同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唐祥华牢记祖辈的嘱咐:有好的糯米才能生产出好的醪糟,一定要把原料掌握在自己手中。“从90年代开始,50亩、100亩、200亩、500亩....糯稻基地逐渐壮大起来。”

过程中,则是体现了唐祥华做企业和做人的“三观”:“企业要发展,员工要有收益;我们企业主动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带动农民致富奔康。”

金秋,糯稻喜人(袁城霖 摄)

该公司实施产业精准扶贫计划,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免费向农民发放糯稻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对贫困户免费机耕、机播、机插、机收,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

还投资1000余万元,对糯稻基地村组道路进行维修、硬化,对蓄水池、排水沟、引水渠进行改扩建和维护,安装近8000米的引水管道,解决月华场镇及附近村组居民饮用水和稻田灌溉用水。

一系列举措,也是东柳醪糟公司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思路的体现。

醪糟车间  (四川在线记者 杨树 摄)

于是,在金秋时节,大竹县广袤的田野上,万亩糯稻翻金波。糯稻亩产从约200公斤提升至500-600公斤,17万亩糯稻基地年产值达2.25亿元,亩均增收690元。东柳醪糟公司荣获“全国十个就业扶贫典型企业”称号。

从田间到车间,唐祥华着手扩大就业、提供就业岗位。因为,在他看来,“就业才能‘造血’。”

脱贫攻坚中,大竹县实行“双靠近三融合”就业扶贫模式,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

月华镇九银村安置点,距离东柳醪糟公司仅500米。该公司投资1.25亿元两次扩建糯米粉生产线,新增12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8人。

“安置点好比是员工宿舍,员工每月收入两三千元还能照顾家庭,解决了留守老少的问题,具有更深远的社会意义。”唐祥华说。

2018年8月,东汉醪糟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覆盖东柳醪糟公司现代化醪糟生产线、醪糟博物馆、糯稻-醪糟博览中心、九银村安置点、糯稻文化广场等近5平方公里,带动景区内贫困户21户70余人从事餐饮、家庭旅馆、醪糟等土特产销售等服务业。

今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唐祥华已经有了计划:持续壮大糯稻-醪糟产业园区,实施智慧农业、集约化农业,“就是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使之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耕作效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