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榜样力量丨寿建华:“川”越千里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1-02-03 20:07:3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颖

四川在线记者 曾小清 刘付诗晨

人物名片

寿建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2018年,他被组织选派到马边开展帮扶工作,任越城区援马边工作小组负责人,挂职马边县委常委、副县长。“马边所需,越城所能,全力以赴”,越城区帮扶马边计划内财政资金累计达1.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2个,惠及贫困人口1.5万余人。他也荣获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2020年获评绍兴市担当作为好干部。

脱贫故事

2月2日,首批贴着小凉山区域品牌标签的青梅果酒抵川。青梅产自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生产技术来自浙江企业,面向成渝市场销售。“春节就能送上老百姓餐桌。”寿建华高兴地说。

千里之外的浙江绍兴市,“秀美马边”消费扶贫体验馆和美食馆近日人山人海,购生态年货、品马边抄手,成为当地人过节新时尚。

一“进”一“出”,是浙川携手共赢的生动诠释。三年以来,寿建华与团队加快推动产业、教育、人才交流等合作落地,通过“传帮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消费扶贫 让致富产业飞进百姓家

县长当主播?这在马边还是头一回。让当地人没想到的是,寿建华在网上“吆喝”了两小时,50万元生态香肠、水果和高山茶叶就卖出去了。

直播带货,为马边农副产品代言

这是发生在2020年7月小凉山火把节的一幕。当地干部说,这几年,来自东部的发展理念冲击不断。“发展思路也更清晰了”。

2018年4月,寿建华赴马边挂职。“我们为什么来,来了干什么,回去后留下什么?”寿建华说。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马边是重要生态保护区,农业依然是主导产业。

推动供需对接、优势互补,“越商走马·边货入城”合作平台应运而生。先后促成120多家浙企赴马边考察。在市场化手段下,马边发展了青梅、白竹、藤椒、桃树、油茶、猕猴桃、石斛等种植基地,绍兴黄酒集团青梅果酒加工、抹茶加工等多个项目相继落地。

种出来还要卖出去。寿建华积极搭建马边土特产销售平台,推动举办多场“边货入城”活动,并将“秀美马边”体验馆和美食馆开到绍兴,开创了东西协作消费扶贫新模式。自2019年开业以来,两馆已实现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推动教育链式落地

寿建华有个彝族“女儿”,吉补小林。“成绩很好,去年还拿了县统考年级第一。”说起这个女儿,寿建华很是欣慰。

让他牵挂的,还有千千万万的彝娃。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寿建华与他的同事,持续推动绍兴名校与本地学校结对,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创新开设了“陆游班”“鲁迅班”“元培班”和“阳明班”。还有42名马边贫困家庭学生被选派到绍兴中专就读,并推荐实习就业。

六一儿童节慰问山区孩子

两年多以来,越城区连续选派8名优秀名优骨干教师到马边支教。通过“传帮带”,学生成绩实现较大提升,当地年轻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管理方式也实现明显提升。

目前,越马双方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职高)全覆盖全方位教育扶贫帮扶体系,短期支教互派交流活动频繁。在援彝支教师队伍中,涌现出连续三年有越城一家三口举家支教爱心接力的感人事迹,这在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工作中绝无仅有。

“我们走进大山,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师者之声,令人动容。

到马边县人民医院走访调研并看望越城援马医生

村门口建扶贫车间 搬迁后有家还有“业”

立春。走进雪口山镇黎明村,公路宽阔,小河环绕;一栋栋黄色小楼前,草地花园错落有致……若不是村口显眼的“黎明村”3个大字,很难让人把这片花园式的小区和曾经的贫困村联系起来。

慰问结对联系村贫困户

2017年,马边县在黎明村建起了乐山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楼盘式集中安置点,7个行政村593户2912名贫困户搬迁至此。

住进去后如何稳得起?2019年10月,越城区在黎明村2组援建的扶贫车间“越马服装厂”,正式投入使用。该厂总投资650万余元,为村民就近创造了就业岗位84个。

厂长胡文强介绍,浙江总部派发订单,提供原料、设备和市场,并综合利用马边的优惠政策,实现了产业链优化配置。“现在我不光能挣钱补贴家用,还能照看老人和小孩。”张春梅一家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她与家人住在山上土坯房里,如今搬进楼房,在制衣厂找到了工作。

“单纯帮扶一点钱,如同端碗送水,几天就用完了。但引进项目、企业、人才,就有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就业”,这也是浙江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理念,不只瞄准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始终把产业扶贫和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三年来,越马两地实施干部人才交流“三百计划”,越城区累计选派123人次来马挂职交流,马边选派220人次到越城区交流学习,累计为马边培训党政干部8996人次、医生和教师2727人次,通过人才交流,开展“传帮带”,为马边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