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让留守娃有温暖、让农民在外少牵挂,“童伴妈妈”和志愿者来了

2021-02-05 21:38:2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陈乐

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文/图

作为外出务工人员大省,我省有不少留守儿童。在这些孩子中,很大一部分只有春节才能见上父母一面。但是,由于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倡导春节“就地过年”,这就意味着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回家和孩子们一起过年。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如何让不能见到父母的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让这些外出的农民工安心在当地过年,全省各地团组织正依托“童伴计划”和返乡大学生帮助留守儿童平安健康过节,并解决在外农民工后顾之忧。2月4日,记者来到绵阳江油市太平镇庞家场村、泗月村进行了探访。

江油市团委供图

线上连线 让远方的亲情连接起来

“妈妈,我好想你,你想不想我?你和爸爸在重庆吃得好不好……”2月4日上午11点,在绵阳江油市太平镇泗月村6组,6岁的留守儿童朱浩天正在“童伴妈妈”、泗月村党委副书记徐速君陪伴下给远在重庆的母亲朱菊英打视频电话。电话这头,朱浩天正在向妈妈撒娇。电话那面,朱菊英嘱咐孩子要好好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给你买了新衣服,过几天就寄到……”

朱菊英和丈夫从2003年开始就到重庆务工,只有在每年春节的时候才回江油一次。“最开始,我们是计划回来的。但是,由于疫情防控,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重庆。” 朱菊英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回家,但是对孩子还是比较放心。“因为徐书记每隔几天都会就定时拉着孩子和我们打视频电话,有什么情况,我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从2015年起,我省团组织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组织实施“童伴计划”,为村里聘请一位儿童守护者——童伴妈妈,为村里留守儿童提供给关爱。

据了解,泗月村共有13名留守儿童。作为“童伴妈妈”,徐速君要做的是需要掌握每一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协作爷爷奶奶对他们进行指导。“比如年龄小一点的,就组织他们到儿童之家去。年龄大一点,就监督他们完成作业。” 在徐速君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每隔几天就组织孩子们给父母打一次视频电话,“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让亲情连接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在外农民工后顾之忧。”

“目前,我们全省有1326名‘童伴妈妈’,已经实现了对全省21个市州的覆盖。”团省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个寒假期间,他们将动员“童伴妈妈”常态化开展在外务工人员子女的走访,并通过“亲情家书”、网络视频对话等形式增进他们与在外父母交流,协助做好留守儿童看护和困难帮扶,确保留守儿童平安健康过节。

线下陪伴 让孤独的寒假丰富起来

除了线上的活动,各地的团组织还依托返乡大学生等为留守儿童开展兴趣课程等志愿服务。

“小朋友们,大家把纸卷成纸筒,然后顺着纸筒的方向用剪刀每隔2厘米剪一刀……”2月4日上午9点,在绵阳江油市太平镇庞家场村村委会的儿童之家,江油市江小志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队员、绵阳师范大学的学生李浩月正在和其他4位返乡的大学生一道为庞家场地区14名留守儿童上手工剪纸课。

按照当地团委的相关要求,李浩月和其他返乡的大学生们组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流动到当地的行政村为留守儿童们提供志愿服务。“一般我们3-4个人为一个小组,每周到村上为留守儿童们组织一次志愿服务。” 李浩月介绍,在来之前,他们都会与当地的“童伴妈妈”提前联系,了解孩子们需求,“比如今天我们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做手工,就是为了锻炼他们的动手和交流能力。”

“我的新年愿望是明年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回家。。。。”提着自己刚刚做好的剪纸灯笼,今年11岁的雷陈溪月小朋友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雷陈溪月家住庞家场村11组,父母都在浙江省嘉兴市务工。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雷陈溪月的父母今年都不回家过年。“我平时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一个人在家做完作业以后,就只能看看电视。” 雷陈溪月告诉记者,今天是她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很有趣,既学会了剪纸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其实,这只是春节期间团省委助力协助做好留守儿童看护和困难帮扶的一个缩影。据团省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团组织将积极组织组织社区青年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等为留守儿童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亲子交流、兴趣课程等志愿服务,“让在家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