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心地(1931—1940)|巴中通江①:唯一由红军亲手为牺牲战友修建的陵园

2021-02-07 11:52: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阮长安 王国平 钟帆 王晋朝

巴中观察  施皓文 朱荣杰 马小米

摄影/视频 华小峰

蹲点点位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历史评价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它被毛泽东称赞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在争取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

天一点一点亮起来,夜幕笼罩的墓碑逐渐显现出来,一方、两方、三方……半壁山间整整矗立着万余方墓碑。碑身洁白,红星鲜艳,墓碑上没有名字,朝向北方。

1月22日,凌晨6点半,四川在线记者驱车从通江县城来到位于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这是一座红军自己修建的烈士陵园,2万余名将士长眠于此。

透过黎明前的薄雾,似乎仍能听到80多年前,红军在此发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呐喊。

当年,将士们掩埋完牺牲的战友,踏上长征之路

冬季的大巴山,一丛丛团雾压在山间。

车行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山路蜿蜒,从县城到王坪村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条路红军将士们曾经走过。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后,建立了以通江县为核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这里,当时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

1932年12月21日,根据形势发展和战争需要,组建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馆长薛元勋说,红军进入川陕后,几乎每天都在打仗。“先后经历了上百场战斗,巴中当时总人口约120万,参加红军和脱产地方武装的就达12万人。到新中国成立,参军的巴中儿女仅幸存万余人。”

1932年12月,四川军阀“六路围攻”川陕苏区,王坪村因地势险要,树木丛生,易于掩护,红四方面军在1934年1月,将总医院迁驻于此。

薛元勋说,随着战事的加剧,伤员日渐增多,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一天就有五千多名伤员被送进总医院。

当时,总医院内医疗物资极为缺乏。医院的中医部组织了十几人的采药队,每天上山采药,山中的药草几乎被采空,但仍有大量的红军重伤员因伤势恶化而壮烈牺牲。

薛元勋说,最初在医院内牺牲的红军烈士用四平头棺材入葬,每座烈士墓前立一块木牌,上书烈士姓名、籍贯、职务等。后来牺牲人数的增加,老百姓自发卸下自家的门板、楼板,制成木匣,一个匣子里装两名烈士的遗体安葬。后来,木料也不够用了,便以竹席裹着四、五名烈士的遗体安葬。

“最后,竹席也不够用了,牺牲的红军只好采取软埋,有7823名红军烈士被安葬一个墓穴之中。”薛元勋说。

1934年7月,为纪念牺牲的英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修建烈士墓,这就是“红军烈士集墓”。

这里便成为全国唯一由红军亲手为牺牲战友修建的陵园。

反“六路围攻”是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反“围剿”作战,付出2万余伤亡的代价,组中取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通过当时伤病员的治疗手册,整理出在王坪村医院内牺牲战士的名字,其中有:何长娃子、何孬娃子、何寅女子……

“说明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当时还没有成年。”薛元勋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