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摄影 向宇
在许多成都人的印象里,成都红星路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这条街上,不到三百米的地方,汇聚了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文摘周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四川法治报、消费质量报、华西社区报等30余家报社。
红星路上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过去,报纸是人们知晓信息最重要的窗口。每天,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从红星路出发,飞向巴蜀大地千家万户,让人们了解到最新的成都、最新的四川、最新的中国。
其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华西都市报》作为全国第一张都市报,诞生在红星路,还由此引发了都市报发展风潮。立报树人,从这里,也走出了一大批优秀报人,代代传承、不忘初心。
四川报业,从红星路启航新历程
1952年9月1日,四川日报在成都红星路附近正式创刊,头版刊发了一则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今日起正式行使职权》。
在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有来自部队的新闻骨干、有基层通讯干事、有院校毕业的学生,还有印刷厂、造纸厂工人等等怀揣梦想的人共聚这里,开启一场崭新的新闻事业的干事创业。
四川日报创刊号雕塑
这也标志着,四川的报业历史,从红星路开始了新历程的扬帆起航。
创刊伊始,交通、办公、住宿条件都很差,人员和器材都还没有完全齐备。在老一辈报人们的记忆里,那时候外出采访,几乎都是靠步行,一边采访一边学习,那时候,制版、铸字、浇版基本都是手工操作。
在艰苦的环境中,老报人们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坚持行走在巴蜀大地上,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过程中,一支坚强的新闻人才队伍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后来四川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大潮放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程,报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红星路上,四川日报的队伍不断壮大,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报纸在这里诞生:四川农村日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文摘周报、天府早报……
红星路上的成都传媒集团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民日报四川记者站、光明日报四川记者站、经济日报四川记者站、中新社四川分社等也都在红星路一带办过公。红星路,也从成都版图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街巷,成为全国有名气的报业一条街。
而这些报纸,在红星路观照整个巴蜀大地,记录着几十年来四川由贫弱走向繁荣兴盛的珍贵历史、讴歌四川人民不懈奋斗的的英雄史诗、见证巴蜀大地上发生的无数奇迹,展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在这里,诞生全国第一张都市报
1985年,西南交大摄影师尧茂书,抢在美国长江漂流队之前,孤身驾橡皮艇首次漂流长江,并不幸牺牲。四川日报头版刊发记者戴善奎所写长篇通讯《长歌祭壮士》,引发全国强烈反响。
如果说尧茂书像时代空气里的一颗火星,四川日报则捕捉到这颗火种。那一则通讯及后续报道,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推动1986年四川省地理学会向全国招募漂流勇士,组建“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
四川日报1985年刊发的《长歌祭壮士》
长漂队伍中,除了科考队员们,还有四川日报记者戴善奎、赵坚和奉友湘等人,他们全程跟踪报道,并催生了一个新名词——“长漂精神”。
“长漂精神”,核心正是敢为天下先的突破和创新精神。
十年后,四川日报凭借着“长漂精神”,在报业历史上又开创了一个先河——创办了全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创刊号
曾任“长漂”系列总指挥的席文举,还有直接参与长漂报道的戴善奎、奉友湘、赵坚四人组成了华西都市报第一届领导班子,也被称为“长漂班子”。
时任华西都市报首任值班副总编的奉友湘,彼时不过才37岁,负责签发了华西都市报的试刊号和创刊号大样。“这是值得我终生骄傲和纪念的一件事。”奉友湘说。
在奉友湘看来,《华西都市报》的诞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第一是来自于红星路深厚的文化积淀,敢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积淀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像岩浆突出地面一样爆发,华西都市报横空出世便是这种爆发的表现。”奉友湘说,第二则是来自于当时报业市场的需要,那时偌大的成都报业市场上,只有一张《成都晚报》面向市民零售,市场非常渴望有一张专注于市民生活的完全市场化的报纸;第三则是创办新型都市报的人才储备已经完成,《四川日报》已创办40年,成长起来了一代又一代报业人才。“他们既有办报的才能,又有市场经营的思想,更有创新的冲动、勇气与能力。”
1995年1月1日,完全不同于以往报纸面孔的一张新型报纸《华西都市报》在红星路上应运而生。海纳百川,《华西都市报》的办报理念是“走新型晚报的路子,吸收各家晚报的长处,嫁接各类畅销报的优势”。创办第一年,《华西都市报》发行超过10万份,创下了创刊当年便盈利的历史纪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华西都市报》的创刊,犹如一颗石子,在红星路报业市场激起浪花。就此,一股都市报业发展旋风在红星路上开启,成都商报、天府早报等相继诞生。一条几百米的红星路,汇聚起在西部乃至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十余家报刊,红星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报业一条街,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报业一个特别的高地。
而随着媒体形式的变革,传统纸媒走向综合性全媒体平台。2000年9月12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这是我国西部省级党报组建的首家报业集团。在红星路上,近几年来,四川在线、封面新闻、红星新闻等,作为报业的新业态继续在红星路上诞生、传承。
载体在变,但创新创造的精神不变。
立报树人,红星路上走出大批文章大家
清末时,住在红星路附近的文人傅崇矩,创办了成都第一家公益性的公众阅览室,提供几十种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报纸给市民免费阅读,还创办了成都第一份民办的白话文报纸《启蒙通俗报》,但他最著名的事迹,是编纂了清末成都百科全书《成都通览》。
或许红星路上,报人从文的传统,在那时早已根植。
几十年来,红星路上报业发展风起云涌。办报树人,从这里,也走出了大批报人文章大家。脚力走在巴蜀大地上,以新闻之笔记录下时代大事,也以文学之笔,对新闻之事进行再加工,创作出得以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文学作品,又以文化之眼来观照现实。曾在红星路工作过的流沙河、王火、陈之光、席文举、程宝林、伍松乔等等,皆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本土历史文化研究,新闻与文学齐头并进,新闻使命与文化自觉相辅相成,传承延续,在红星路上悄然形成一支重要力量。
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后,奉友湘又到了金融投资报、消费质量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多家报纸任职,担任重要领导岗位。从事新闻同时,也一直坚持对历史、文学方面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交子》《蜀女皇后》等专著,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2020年,奉友湘与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合著集学术与通俗历史读物于一身的《蜀王全传》出版,钩沉了四川历史上64位蜀王的故事,共30万字,填补了蜀王研究的一大空白。
如今还在成都日报任职的蒋蓝,近年来出版了几十本巴蜀文化研究专著。2004年初,蒋蓝进入成都晚报工作,担任副刊编辑,由于工作需要,搜集了许多的关于本地的历史文化文献资料,还有跟红星路上的报人们大量接触,结下深厚友谊,这也让他从一个爱好诗歌写作的文学青年,把兴趣转向了巴蜀文化研究。
“虽然大家供职于不同的报社,但常常聚会,高谈阔论。”蒋蓝说,从地理空间上看,一条红星路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省作协、成都传统集团,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三角形,而报人文脉则在这个三角形里氤氲滋养,延续传承。
岁月更迭,曾经窄小的红星路如今已成为巍峨大厦林立的主要干道。报人一代代传承,初心依旧未改。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