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接力”书写“死字旗” 不变的是那股爱国情怀

2021-03-19 19:33: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付江

3月11日上午,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60岁的王烈勋小心翼翼地展开一面白色粗布,正中是一个大大的“死”字,左右两边还有80余个小字,这就是他家传的“死字旗”。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的大伯王建堂组织1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军,他的爷爷王者成用白布制旗一面送子出征,白旗正中大书一“死”字,右边题写“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题写“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带着这面“死字旗”上前线,王建堂多次参加敢死队,曾身负重伤,“死字旗”也遗失在战场上。如今,王烈勋保存的是王家人“接力”书写的“第三代”“死字旗”,虽然旗子已非原物,但其中蕴藏的爱国情怀却一直没有改变。

向死而生 一面旗子道出万众心声

王建堂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人。据《中国共产党北川羌族自治县历史》记载,1937年,中共中央致电全国,号召全民抗战。北川各界群众、进步学生和爱国人士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活动。其中,王者成手书“死字旗”送子参军一时传为佳话。

在欢送抗日战士开赴前线的群众大会上,这面“死字旗”引发在场群众的情绪。“当时下着小雨,很多老人捶胸顿足,一股情绪挤在胸口,既有伤感,也有对敌人入侵的愤怒。人们脸上都是水,也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王烈勋说。

这面旗子上最打动他的是最后四句: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在他幼年,时常听大伯讲起往事:这面旗子跟随大伯转战各地,见证了多次战斗,也见证了牺牲。当年共有100多名同乡一同参军,但在1949年大伯返乡后,却从未与战友们联系过,可能大部分都牺牲了。大伯晚年经常翻开一个小笔记本,在上面的中国地图上做记号,上面记录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旗上的80余字,让王烈勋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这不仅属于王家,更是四川人民抗战精神的符号,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生动案例。“这面旗子写出的是大家的心声。”王烈勋说。

传承80多年 三代人“接力”手书一面旗

近年来,王烈勋经常收到邀请——为大家讲述这面旗子的故事。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的党课上,两名同学共同举起这面旗子,台下300多名同学跟着王烈勋一同诵读了一遍旗子上的字,读完一遍后,全场响起长久的掌声。

旗子上面的内容没变,但已不是最初的那面“死字旗”。当年那面旗子因为战乱遗失在了前线,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70多岁的大伯王建堂凭回忆,再次手写了一面“死字旗”。“那面旗曾常伴大伯身边,他非常熟悉,只用了10多分钟写好了80多个字,感觉是憋着一口气,一气呵成的。”王烈勋说。

遗憾的是,第二面旗子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掩埋于北川老县城的废墟中。2015年起,王烈勋根据照片与视频,再度书写这面旗子,但很少能一气呵成写完,特别是那个大字,往往需要再描、填一遍,有时写一遍需要大半天时间。

“从爷爷到大伯,再到我,三代人传承的不只是这面旗子,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我希望能将这面旗子的故事将给更多人听。”王烈勋说。

为了更好传承好这种精神,王烈勋制作了多面”死字旗“的复制品,也被一些学校和博物馆收藏。其中,最让王烈勋感到欣慰的是,这面旗子被随州、常德两地博物馆收藏,因为大伯王建堂曾在两地浴血奋战过。

如今,王烈勋一直在整理与“死字旗”相关的资料,他准备为青少年做一堂爱国主义讲座,主题是“激励大家为中华民族百年复兴而努力奋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