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深化改革7年间①丨四川深改成效如何?35个案例带你抢先看

2021-03-29 10:12: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四川在线记者  罗之飏  摄影 华小峰

全面深化改革启动以来,四川取得了哪些成果?3月29日上午10点,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经过四川省委改革办会同各专项小组对全省各地各部门申报的全面深化改革案例多轮评选后,一共遴选出了35个典型案例,以展示四川改革重大成就,推广典型经验,示范引领各领域各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遴选出的35个典型案例涵盖经济体制、国企科技、农业农村、生态文明、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体制、党的建设、纪律检查等各改革领域,其中(省级)典型案例5个、(市级)典型案例15个、(县级)典型案例15个,自主创新案例占比70%以上。

从遴选的这批典型案例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对四川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改革。能否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近年来,聚焦解决长期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四川部署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系全局的重大改革。比如,四川省委在充分调研论证、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梯次推进的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目前“前半篇文章”已基本完成,“后半篇文章”正在有序开展,调整后,四川共减少乡镇(街道)1509个、减幅32.7%,减少建制村18429个、减幅40.55%,重塑了乡村经济和治理版图,加强了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了基层基础。

二是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改革。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围绕加快破解制约创新创造的顽瘴痼疾,四川通过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努力以制度改革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比如,在全国率先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实现了科技成果从“纯粹国有制”到“混合所有制”、从“先转化后确权”到“先确权后转化”、从“奖励性利益”到“可转化权利”的“三个转变”,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试验”。目前,45家试点单位已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634项,作价入股创办企业100余家,带动企业投资近70亿元。相关经验受到中央改革办、科技部、财政部、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的肯定,2019年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在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推广。

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改革。区域竞争核心是发展环境的竞争。四川通过大力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比如,成都市在双流区、新津区开展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紧扣“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构项目审批流程,强化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初步形成了“只见一次面+审批零跑路”的集成办理新模式。

四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改革。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价值取向,把改革成果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谋划推动了一批切口小而准、力度深而广的改革。比如,资阳市安岳县针对冲动型离婚频发的客观实际,2017年3月起,在全国首创了“离婚冷静期”制度,成立“家事纠纷协同化解工作室”,为登记离婚夫妻提供法律咨询、情感疏导等服务,并发放《离婚冷静期提示书》,截至2020年底,该县有106对离婚夫妻适用“离婚冷静期”,其中57对和解或撤诉,有效维护了婚姻家庭关系稳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创新成果被吸纳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