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①|保护巴蜀精灵 四川走过的那些年

2021-04-08 11:21: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大熊猫快乐成长。摄影/何海洋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王代强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诞生于先秦的《弹歌》,是古老先民们与自然搏斗的写照。

“全力守护大自然的馈赠。”“保护你,守护我们的未来。”这是当下四川人的回答。

4月8日,国际珍稀动物保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记录,探寻分布着258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的巴蜀大地野生动物保护历程,追寻人与动物关系的未来。

回眸:国宝大熊猫,半部四川野保史

作为大熊猫的故乡,国宝的生死存续,就是四川半部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史。

这背后的逻辑是:发挥大熊猫作为旗舰物种的保护作用,伞护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小伙伴们。

成都向西120公里,邛崃山系120公里处,就是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大熊猫王国,还是过去几十年来,川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见证。

事情从1950年代初说起。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便发布规定,严禁随意采捕大熊猫。1960年代初,中央再次发布56种禁猎珍稀物种名单,大熊猫等珍稀物种被列入其中。1963年,雅安天全县的喇叭河、雅安宝兴县的蜂桶寨、绵阳平武县的王朗、阿坝州汶川的卧龙、 阿坝州九寨沟县的白河五处大熊猫栖息地同时设立全国首批自然保护区。迄今,全省已有以大熊猫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90余个。

1980年代,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全面禁止野生动植物贸易。随后,中国政府正式停止了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赠送,明确大熊猫“出国”借展必须兼顾科研和宣教功能,大熊猫及其后代产权始终归属中国。

还是为了保护大熊猫,改革开放后,四川走出了多个全国“第一”。1983年初,一群人来到卧龙。他们当中,有的是各地抽调的林业系统干部,有的是转业军人,还有的是,是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毕业生。当年3月,这群人在首任“熊猫特首”赖炳辉的带领下,成立中国首个特别行政区——卧龙特别行政区,探索兼顾大熊猫保护与栖息地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新模式。

这支临时拉起来的队伍,不仅时筚路蓝缕,还是受命于危难之际。1983年的春天,邛崃山系等大熊猫栖息地出现大面积箭竹(大熊猫主食竹)开花、枯死。刚刚成立的卧龙特区,正好位于箭竹开花的中心地带,此后的四五年间,在国际国内各界的帮助下,卧龙特区打赢了“大熊猫口粮”保卫战。1983年,卧龙成立了国内目前最大的大熊猫科研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并在1986年实现历史上首次人工繁育大熊猫成活。2006年,又在卧龙尝试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放归圈养大熊猫……

行动还在路上。2012年3月,四川西部自然基金会和大自然保护协会(以下简称TNC)与绵阳平武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将原本是一片伐木场的老河沟建成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这也是国内首个非政府设立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一只大熊猫妈妈和它的新生儿。 摄影/何海洋

展望:奔向新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不断落实落地,野生动物的保护步入新阶段。

2017年初,中央正式批复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方案。这个四川首倡的大熊猫保护新范式,横跨川陕甘三省。目前,相关试点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中。而眼下,横跨川甘两省的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已列入国家规划,正在加快前期规划工作。

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保护理念的跃升不只体现在名词的改变上,更展现在蓝图的勾勒里、落实在深山密林中。

之于珍稀动物保护本身,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把国宝大熊猫的旗舰物种伞护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打通互相割裂、已呈碎片的栖息地,让大熊猫的不同种群实现“自由交流”,最终给国宝们留下一个完整的家园。横跨川甘两省的湿地若尔盖国家公园,不仅是守住“高原水塔”、保护黄河母亲河的上游水源地和护住“地球之肾”的重要抓手,还为黑颈鹤等高原精灵留下一片碧水绿地——这片高原湿地,是诸多珍稀鸟类北上南迁的中转站和栖息繁衍的落脚点。

保护珍稀动物,四川的脚步不会停下——全省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动物从157种扩大至258种。数字的增加,不仅有从政策面对过去工作的修正,还呈现一个客观事实:被列入重点保护物种,说明其种群栖息繁衍已处于某种程度的受威胁状态。

如何让这些在巴蜀大地上栖息繁衍了动辄数百万年的物种继续和人类“做朋友”?未来的道路已经明确: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不断构建,为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留下生活空间。

这,不仅是保护大自然赐予的一种尝试,还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模式、新方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