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①丨这位四川青年,与李大钊等共同成立少年中国学会

2021-04-30 17:14: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刘宇男

 

王光祈 来源:《青春四川 世纪荣光》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刊 四川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四川在线记者 吴浩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征程中,有哪些四川青年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四川日报·川观新闻携手共青团四川省委,共同推出《回望100年,四川青年大事记》,梳理出五四运动后的一百年间与四川青年有关的重要事件。同时,我们选择了“大事记”中一些人和事,推出《回望100年,四川青年故事汇》系列报道,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故事。本期推出第一期。

【事件】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在北京的四川青年王光祈参加集会和游行,当天即用电报将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消息发回成都。从5月7日开始,《川报》陆续刊登王光祈从北京发回来的文章,李劼人还加了较长的富于鼓动性的“按语”。这些消息促使“五四”烈火在四川熊熊燃烧。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四川,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青春四川 世纪荣光》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刊 四川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故事】

王光祈:以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为己任

四川青年王光祈,字润玙,笔名若愚,属龙,1892年出生于成都温江。

1908年,进四川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于清史馆,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

说到王光祈,就要提到李大钊。

作为20世纪初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音乐学家、中国现代音乐理论奠基人,王光祈曾受到革命先烈李大钊的高度称赞。因为希望在当时的黑暗与混乱中,摸索出一条适宜生存的新出路,1919年,李大钊、王光祈等成立了“五四”时期著名的社团——少年中国学会,将一批爱国、怀有满腔热血的少年组织在一起。


1919年5月25日,为声援北京五四运动,6000余名学生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集会,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前身-四川学界外交后援会正式成立。 来源:《青春四川 世纪荣光》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刊

作为“少年中国”的主要领导者,在王光祈的理想信念中,希望开展少年中国运动和创造“少年中国”,通过教育和实业改造中国,构建一个既传承着华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又具有现代文化风貌和精神气质,并能够在人类大同世界的舞台上占据重要席位和发挥应有作用的中国。他主张通过开展必要的社会活动或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和实业”,比如创办平民学校、半工半读学校,让劳动者有上学的机会,即进行社会教育。

1920年4月,王光祈远赴德国法兰克福留学。王光祈赴德留学三年后,毅然决定放弃经济学而专攻音乐学专业,他以民族文化特性为新的立足点,矢志不渝地以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为己任。

王光祈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十分艰苦。他既未享受公费待遇,又无家庭资助,全靠卖文为生。在客居德国的十多年里,除撰写、翻译了政论著作《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三国干涉还辽秘闻》等十余本外,还陆续写成音乐专著18本、论文40余篇。1934年,王光祈以论文《中国古代之歌剧》(今译《论中国古典歌剧》)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因突发脑溢血骤然病逝于德国波恩医院,终年44岁。1938年,王光祈的骨灰由其生前好友从波恩辗转运回成都。1941年冬,李劼人将王光祈骨灰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菱角堰侧。

王光祈奏响了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序曲。他有不少书著具有首创性,表现了其音乐思想,他主张发挥音乐的社会功能,以振奋人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发展民族音乐的具体办法,洋溢着民族自豪的感情。

(稿件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分别来源于《共青团四川省委志》、《四川省志·共青团志》、《四川青少年年鉴》、成都市档案馆、新华社公开报道、四川青年网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