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劳模对话③ | 英雄不问年龄,乡村振兴再出发

2021-04-30 21:38: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博尔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玲 郝勇 采写/拍摄/剪辑

【人物名片】

“50后”劳模 邹才巨:男,1957年生,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0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最具影响力劳模入围奖”。

邹才巨正在处理工作事宜。

“80后”劳模 段丽丽:女,1981年生,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党员称号,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段丽丽在组培苗实验室看种苗长势。

【两代“对话”】

4月28日,因为一个业务问题,邹才巨、段丽丽这两代劳模有了一次远程对话交集。

这二人,一位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64岁的全国劳模邹才巨,一位是农业战线上的“新农人”、去年被评为全国劳模的“80后”段丽丽。他们有着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年龄差,却因一些共同或不同的经历相“见”甚欢。

“邹老是四川有影响的老劳模,我还在川农大读书时就知道他的事迹。”交流中,让段丽丽最感慨的是,2018年,邹才巨担任凉山州普格县综合帮扶队队员时,已61岁,是四川几千名帮扶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邹才巨在田间进行实地考察。

邹才巨带着眼镜,头发不再茂密,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邹老却闲不下来,在交谈过程中,他时不时要朝着手机上的微信图标望两眼,“我怕有当地人问我农作物种植的问题”,他解释道。

原来,在邹才巨的微信里,有“普格玉米高粱发展”“中药材种植”“草莓发展”等多个群聊。

邹才巨有自己的解释。他说,虽然身体不如年轻人硬朗,但大凉山的田地就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了他的人和心,“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咋个舍得放弃嘛!一定要帮当地种出产业来。”

“邹老师,咱们都是农业人,可以给我讲讲您的故事吗?”段丽丽通过视频看着邹才巨身后摆放的荣誉证书,真诚求教。

段丽丽正在调配植物生长营养液。

“我在1978年高中毕业的时候,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有一次,在家访时,看到一位学生家长将羞于见人的饭菜赶紧收了起来,农村的贫困现状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发现,基础条件相同的父亲就因为种了几棵花椒和一片芭蕉,小日子就比邻里乡亲都过得舒坦。于是,便放弃了报考师大的念头,开始注重学习农技知识,立志要带领乡亲们致富。”他说。

“感谢老一辈农业人,如今我们都成了受益人。”在视频对话中,段丽丽向邹老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向他报告了自己的农业之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创建了农业科技园,积极将科研创新转化成果,她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无偿地提供给农户使用。现在,她由一名“学院派”成长成为引领周边5000余农户致富增收奔康的领头羊、带路人。

“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才不简单呢,乡村振兴和国家未来全靠你们了,继续加油!”邹才巨的双手布满老茧,他听了段丽丽的讲述,扬起暖心微笑。

面对老前辈语重心长的勉励,段丽丽十分感动:“您放心!我一定会踏实走好每一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愧劳模称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