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 来认识身边的榜样

2021-05-02 13:40: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孙琪

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

“五一”假期,城市管理队伍中还有不少人坚守岗位,他们中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成为劳动者的榜样。这个“劳动节”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劳动模范,一起致敬劳动者。

全国劳动模范刘成文

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尽力做好

“今年五一,我自愿申请5天都在岗,在职的最后一个劳动节,我希望在工作中度过,过得更有意义!”刘成文是成都市金牛区金泉生活垃圾压缩站站长。1994年加入城市管理大家庭的他,带着从部队练就的一身过硬修车本领,从一名普通的汽修工干起,历经驾驶、维修、场管工等多岗位历练,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压缩站站长。

“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尽力做好!”刘成文说。1994年,在部队练就过硬修车本领的刘成文分配到成都市环卫局汽车队当了一名普通的汽修工。“当时的条件真的很苦,每天凌晨3、4点钟就起床开始工作,最长的时候连续6天没有休息过。”、

全国劳动模范刘成文

1995年,刘成文所在的维修车间油盆起火,他没有丝毫犹豫,端起火盆朝空地冲去,留下手臂上几十年未消的伤疤;1996年,清运车坏在填埋场引起拥堵,他站在齐腰深的淤泥中,奋战一夜顺利完成车辆故障排除。

积水堵住了出入压缩站的所有通道,他跳入水中一铲一铲将水排干;忍着三十几度的盛夏高温,他穿着防护服为压缩站所有车辆进行消毒……

明年5月,刘成文就退休了。即使只剩一年工作时间,他也从未想过懈怠。“压缩站的工作24小时不间断,每天早上4点半到岗,忙到深夜,20多年来手机从不关机,24小时随时待命。”

现在,成都金泉生活垃圾压缩站每天要处理从周围社区、菜市场、路面等收集来的130-140吨的生活垃圾,刘成文每天都会和同事一起,做好常态化消杀,登记好各种数据。

成都市劳动模范田友春

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热爱这份事业

从刚参加工作,每天在街面浇灌沥青,铺平道路,到如今依然每天行走在街面,查勘市政设施的情况,田友春的足迹遍布大街小巷。从事城市管理工作34年来,他和城市市政设施一起历经风雨。

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田友春的手机从不离手,市政设施的维护随时都需要他奔赴现场勘察,哪里需要他,他便去哪里……

成都市劳动模范田友春

“道路整治的工作只能在夜间进行,我身边的人都笑话我是‘夜猫子’。”由于道路维修的特殊性,白天容易造成道路拥堵,所有为了保障次日道路畅通,田友春常常带领施工工人通宵达旦地干!

夜晚施工难免会产生部分噪音,为此田友春每次都会提前和施工周围的居民协调,施工时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尽力将声音降到最低。

“现在技术先进了,沥青摊铺机1分钟就可以铺6米道路,一条300米的中小干道一般2-3个小时就可以完工。”夏天,他冒着倾盆大雨亲赴现场检查道路病害;冬天,他趁着枯水期奔波在辖区大小河道,对桥梁进行体检……

“作为一名市政人,保护市民安全出行是我们的基本要求,而我能做的就是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热爱这份事业!”田友春希望继续扎根在市政维修一线,和工友们共同构筑铿锵有力的城市脊梁。主动担当,持续奉献,致敬平凡的守护者。

成都市劳动模范陈学军

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从一线环卫工到成都市武侯市政光彩照明巡查员,从公益跑者到组建“陈学军工作室”,从成都市劳动模范到“感动武侯”十大人物。从事城市管理工作23年来,陈学军的职责在变,身份在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

成都市劳动模范陈学军

“这份工作让我的专长有了发挥的地方。”看着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陈学军脸上写着满足。于他而言,“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对劳动最好的诠释。

而他也将“干一行精一行”的精神贯穿工作始终。2011年,陈学军完成了全区60多个厕所900多个脚踏板的设计、切割与焊接工作,彻底解决了武侯区公共厕所冲水脚踏板经常失窃的难题;此外,他还将自身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将扫地车的易损件(洗盘滚轮)改装成了通用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消耗,节约了成本。

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汗水播撒爱心。工作之余陈学军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2015年的“北京善行者公益赛”中,他筹集了3万余元善款,帮贵州山区小朋友修建爱心食堂;在2016年的“筑梦小脚印”中,筹款近万元,帮助冕宁山区小朋友购买爱心清洁包。2019年,他组建“陈学军工作室”党员志愿服务队,以“运动+党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解决老旧院落排污管道老化堵塞问题,帮助邻居修理小家电,维修社区公共区域的路灯楼道灯。 “我只是做了自己的分内事儿,看着城市变得更好,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