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检验应急救援力量救援救灾能力

2021-05-14 15:48: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张超 四川在线记者 黄大海 付真卿 薛维睿 摄影 肖雨杨 吴枫

“雨城区应急指挥中心吗?我是雨城区灾情速报员王文辉,我所在的位置是大兴街道前进村,现在我身边有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被埋,现在电力、网络已经中断,通往村外的道路损毁,情况紧急……” 5月14日5时25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大兴街道,一场虚拟的7.5级地震发生在这里。

当天,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在雅安举行,旨在通过演习直面挑战,客观检视国家和地方应急资源建设及统筹应用效能,全面检验相关地区应急准备状态和各类应急力量救援救灾能力,着力升全社会抗御重特大地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与以往类似的抗震救灾演习相比,本次演习有何特点?四川在线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队伍拉动、指挥系统拉动、项目演练

全流程检验应急救援能力

记者注意到,在正式的救援项目演练开始之前,现场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视频,反映的是从当天早晨虚拟地震发生到救援项目演练之前的指挥调度工作。“这次的抗震救灾演练分三个部分,即救援队伍拉动、指挥系统拉动和救援项目演练。”应急管理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救援队伍拉动方面,参加本次演练的26支队伍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不同地方,最远的一支队伍从贵州赶到四川参加演练,拉动时间长达15个小时。“在拉动过程中,我们还给也个队伍设置了不同的科目,包括通信、交通、后勤方面的保障等,全面检验救援队伍的应急能力。”上述相关负责人说。

指挥系统的拉动主要检验的信息上报速度和各个级别指挥系统的反应速度。由于本次演练模拟的地震级数较高,各个层级指挥系统都模拟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各个层级的指挥系统除了将得到的信息立刻上报以外,还要做好本级应急处置工作,“以属地政府为例,除了及时将信息上报以外,还要积极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争取在‘黄金72小时’内救出更多受困群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

在演练项目设置上,由于本次演练是以地震重大自然灾害为主线,以次生灾害为科目,因此,演练的科目既有废墟救援等常规项目,也有尾矿库溃坝救援等少见的救援项目。

记者了解到,参加本次演练的26支队伍,分为四个类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专业救援队伍以及社会救援队伍。在演练中除了要考验应急救援队伍的技能掌握等专业能力以外,相互之间的配合协同也是重要的一环。“本次演练中,蓝天救援队共有20名队员参加。”蓝天救援队负责人介绍,作为一支社会救援力量,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先期确定被深埋在地下、亟待救援的被困者的位置并做好标记,为后面的救援做好准备工作。

多地联动、空地协同

全方位模拟灾害发生时的救援场景

本次演练的主演习场设在雅安,六个分演习场分别在成都、攀枝花、乐山、阿坝、甘孜、凉山等6个市(州)设分演习场。对于这样的设置,上述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发生7.5级地震,受到影响的地区肯定不止一处,6个分演习场的设立,也是为了让本次演习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记者注意到,6个分演习场的科目设置,也十分接近在真实地震条件下当地可能出现的需要救援的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攀枝花分演习场设置的演习项目为尾矿库溃坝救援,成都分演习场设置的演习项目为模拟地铁脱轨救援,乐山分演习场则设置了景区游客被困和道路桥梁坍塌导致车辆落水等演练项目……

上午10点钟,演练正式开始。随着各方应急救援力量的到来,演习现场顿时马达轰鸣、警笛声声:应急管理部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应急物资,保障抢险救灾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携带装备、器材及搜救犬编队赶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携带救援装备,调集大型工程机械紧急赶往灾区;西部战区空军迅即划设救灾管控空域,交通部门发布灾区道路交通管制公告,开辟空地立体“抗震救灾”绿色通道;国网四川电力党员突击队挺进灾区,迅速开展电网组塔抢修,快速恢复主网供电……

就在受灾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的同时,一架救援直升机从空中呼啸而过,随后,10名救援队员从天而降,落到震中区域后,他们迅即开辟应急通信……在演习中,除了救援人员可以从天而降之外,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甚至是挖掘机都可以从天而降,这样的场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记者了解到,参与到本次演练中空中力量,既有米-26、米-171这样的运输机,也有翼龙等无人机,空中力量不仅承担了向灾区投放救援物资、救援人员、转运伤员的任务,还要侦查灾区地形、恢复灾区通讯。

“注重空中投送救援力量的投送,也是本次演练的特色之一。”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四川地形复杂,尤其在三州地区,一旦发生强地震,交通肯定会中断,这个时候,从空中投放救援力量就十分必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