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天府农业 追忆四川日报记者夜访袁隆平的往事

2021-05-22 14:26: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李金芯


四川在线记者 尹钢

2006年8月20日晚,本报记者在成都一家宾馆偶遇袁隆平,冒昧登门拜访。打开房门,袁隆平黑瘦脸上带着微笑,身着一袭花格短T恤,精神依然是那么抖擞,忙碌一天的他欣然接受我们的采访,一进房间,记者一眼就看到放在茶几上的一穗金色饱满的稻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记者讲述在位于郫县犀浦镇石亭村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超级稻试验田考察,他一路细细地看,一路细细地听,看到田里的水稻垂着金黄硕壮的稻穗,袁隆平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些水稻颗粒饱满长势非常好,能够达到亩产800公斤的水平”。袁隆平这次来成都,是为实现他提出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构想而来———种3亩超级稻,产出4亩的产量。 “看到的现场使我非常高兴,至少我们的"种三产四"计划在成都平原是可行的。”袁隆平说。


袁隆平展示超级稻。



当时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历经10余年的科研攻关,示范种植亩产已在2004年实现800公斤目标,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奋进。2005年11月,他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种3亩超级稻,产出4亩的产量,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省下耕地种植其它高效农作物,从而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种三产四"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将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节约土地资源提供有力保障。”袁院士道出他雄心勃勃的计划。看到袁院士兴致高昂,记者提出为他拍几张照片,他高兴地答应了,在我的镜头里,袁隆平神采飞扬,时而沉思,时而大笑,话语间满含着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情。


袁隆平和四川日报首席记者尹刚(左)合影。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