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现场堪比“科博会”,感受三星堆武装到“牙齿”的科技密度

2021-05-28 19:20: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吴晓铃 吴梦琳

5月25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集中签约仪式之后的座谈会上,到过祭祀坑发掘现场的专家表示,像走进一个立体的科博会现场,大开眼界,感受到了武装到“牙齿”的科技密度。“这还只是一部分,有些还没用上,很多设备还在蓄力待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代表李军表示,很多设备设施都是为本次发掘量身定制。

工作舱

特色鲜明、针对性强   量身定制技术套餐

“从去年初开始,我们就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道,为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高科技设施设备的定制工作展开技术交流与研发准备。”李军表示,预期发掘出的文物有两类,一类是曾在前期考古中发掘出,并很可能在此次出现的,比如象牙、青铜器、玉器等,这些器物积累了一定的发掘保护经验,技术参数较为成熟,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比如设计盛放象牙的充氮保护箱时,箱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就比较有依据。另一种文物是预计会发现,但未曾有过挖掘出土记录的,比如丝织品。这些有机物和有机物残留非常脆弱,如何尽可能保存他们的完整性,需要考虑的非常周全,在预案中无数次模拟突发事件以及所需要的抢救性措施和技术设备,由此有了一套针对性极强的技术集成方案。

象牙保护箱

“我们的技术特色大概有四个,首先是保护措施前置到文物出土之前,考古现场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原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因此,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运用到此次考古发掘的全流程中。”发掘现场设备设施负责人、工程师张磊介绍,另外还实现了肉眼不可见信息的提取、多学科协同、全过程溯源等;其中,“全视频记录系统”通过8台800万星光级网络摄像机、1台工业全景相机全程记录考古发掘过程,很多学者虽不能亲临现场,但也能在将来随时借助这些视频资料,获得与现场无二的鲜活的一手信息。

自主研发、全球领先   30多项专利为文物安全背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用于发掘的多项技术是自主研发的,申报了10个发明专利和2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利用平行桁架实现的“非接触式考古”堪称全球首创,最有代表性的如探方工作舱、象牙充氮保护箱等也都充分体现了技术的原创性。

由于象牙表面的牙釉质成分已被降解,失水后就会开裂变形,因此保湿除氧是象牙长期保存的重要指标。“我们自主设计研发的保护箱,将氧气含量稳定控制在1.5%,相对湿度在85%左右。”张磊介绍,为了防止充氮时保护膜表面凝结水珠、破坏象牙,特采用银白色的防凝露膜。此外,这层膜里面还包裹着大约5公分厚的缓冲材料。在保护箱的底部有一个探头,能时刻提取箱内的各项环境数据,而这些数据在箱子外均有显示,可供工作人员随时监测。

“除了新近研发的技术,也有沉淀已久的技术王牌,”李军介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雷达技术上一直是国内领军型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将“对地雷达技术”充分运用到前期的地质调查,通过磁阀、电阀探测,在开挖之前就初步判定坑内大概有多少文物;判定地下水位高低,推断土壤湿度状态;对塌方可能性做预估,保证坑内安全等。

“本次三星堆的考古挖掘也是文保技术的大练兵,我们不仅是申请专利,还要形成国家标准,将经过本次发掘充分检验的集成技术再次整理作为样本,服务于全国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古遗址发掘。”李军表示。

智能物联空气系统

黑科技点击>>>

星光摄像头

可以360度旋转、23倍变焦,文物上的细小纹路都清晰可见。方舱高5.3米,只要有色彩差,摄像头能够看见土壤里头发丝般大小的痕迹。一片指甲盖大小的文物,后台能看清该文物上面的纹路。该系统还实时将采集数据上传到互联网,考古专家通过APP连接外网就能看到现场,对考古发掘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远程分析指导等。

平行桁架

悬吊的架子的主体是一个载人工作平台,可实现前后、左右、上下全方位移动,能让考古人员在发掘时,保证身体不接触坑内地面的情况下完成观察移动、文物揭取等工作。同时平台具备超高稳定性,晃动、震动极少,考古人员在上面作业不会有丝毫不适感。

桁架

减压工作靴

将军事上使用的排雷靴改造成适合考古发掘的工作靴,可大大减轻对坑内地面的压力,更好的保护埋藏层内的文物。

文物运输中的减震系统

包括气囊减震、水减震等,其中的主动减震技术与坦克上使用的减震系统同出一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