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媒体未来发展会咋样?听听大咖怎么说

2021-06-08 21:33: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林嘉薇 吴浩/文 杨树/图

6月8日,由封面传媒主办的2021年第五届“AI+智媒体大会”在成都举行,众多行业学者与科技企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5G智媒体发展趋势,探索技术驱动下媒体转型发展新路径。专家学者们都带来了哪些值得思考的新思路呢?

喻国明:技术的革新会带来整个业态的改变

“牛奶的包装盒看似是一个小发明,但它让牛奶行业的服务半径从不超过50公里增长到2000公里。这就是技术改变业态的生动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在专家分享环节做出了题为《智媒时代的三大关键性操作》的报告。

喻国明认为,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也改变了整个媒体业态的发展。

在过去,媒体传播是“物理性”的,报纸、广播、电视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而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崛起,让人们有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随着大数据的涌现,算法作为一种媒介,会成为未来所有社会运作,无论是政务、商业还是教育等,千行百业进行聚集的“神经系统”。“把握好算法,是媒体未来守好阵地的关键。”而内容社群的建立则是基于媒体输出优质内容这一优势的升级,以内容为媒介,形成特定的圈层和特定的人脉资源的聚集,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价值变现节点,这是智媒体下一步发展最重要的发力点。喻国明认为,如何用“开放的而非自封的心态拥抱互联网,同样是主流媒体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

黄楚新:平衡智能和人工的关系尤为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在题为《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的挑战及应对》的报告中提到,当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传媒领域的应用范围和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同时面临一些挑战。“算法黑箱冲击主流价值观底线、精准推荐阻碍主流价值传播、数据导向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技术与人文并重导向亟待提升,这些都是目前智能技术应用在传统媒体后急需解决的挑战。”黄楚新说。

面对诸多挑战,黄楚新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步升级,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其中,算法与人工的主导权进一步的平衡与优化至关重要,从算法的视角来看,需要其在主流价值导向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力,助力驱动新闻传播系统的高效智能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算法要在有限的、可控的范围内突出主导性。另一方面,从人的视角来看,人对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应该得到增强,但“过犹不及”,要达到合理的平衡性。

于晓蓉:我们正在从互联网步入物联网

快手科技副总裁于晓蓉在分享中提到,“媒介是人的延伸,未来所有东西都有互联的可能性。”除了目前手机、平板、电脑之间的互联,人类的社会生活正在进行“线上化迁移”,出行服务、生活服务、教育、金融、育儿、母婴、医疗服务都有线上化趋势。

于晓蓉说,疫情加速了线上化的进程,“以前,必须进入校园才能上课,但现在通过线上直播和短视频,你可以在千里之外进入清华大学教授的课堂。”不仅如此,云音乐会、云问诊、云招聘、线上解决市民的政务难题等都已经得到实现。

目前很多职业也有了线上化趋势,在中国直接认定的教师、主持人、导游、理财规划师等2700个工种当中,70%都能在一些直播平台找到,这些从业者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之外,在线上也同步提供相关的行业咨询、教学等工作。

于晓蓉介绍道,传统媒体在“线上化迁移”中也表现显著。“整个快手平台,有很多主流媒体进驻,这些媒体号发起的战疫大直播项目累计观看人次达到了80亿次,单央视新闻在平台上的连续直播就达到了1791小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