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心地·(1991-2000)丨都江堰:滔滔岷江水 浸润千万亩良田

2021-06-30 18:35: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熊珮

夏春光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文 华小峰/视频、图片

 

蹲点点位

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

 

历史评价

都江堰的创建和发展,孕育出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经久不衰,两千多年持续为国兴利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充分显示了战国后期秦昭襄王时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思想,代表了四川水文化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卓越。都江堰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已成为当代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四川水利乃至中国水利发展的名片。

 

6月25日下午,天气晴朗。都江堰景区内,江水滔滔,位于飞沙堰和人字堤之间的纪念碑广场,一块巨型石碑已矗立27年。

 

1994年4月,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之际,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正式揭碑。“迄于公元一九九三年,农田实灌一千万亩,雄居全国之首。”原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辞赋家何开四写下《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记》。

 

都江堰灌区横跨岷江、沱江、涪江三大流域,是造福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乐山、眉山7市40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四十载励精图治,科技兴水,灌区抟扶摇直上。”1949年到1993年,都江堰灌区灌溉面积从282万余亩增至1000万亩,截至目前已达到1131万亩。

攻坚:打通龙泉山实灌千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都江堰灌区的灌溉面积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供水管理科科长徐兴文介绍,灌区在解放时都是平坝灌区,都位于龙泉山以西。1970年代中期,通过大量修建水利工程,以隧道穿越龙泉山脉,引都江堰水灌溉丘陵灌区。

当时,有龙泉山脉以东的老百姓说:“以前,人都是灰头土脸的,洗澡都成问题,水来了以后,精神面貌都变了。”灌溉面积的飞跃,就从1970年代开始,10年时间内,从650万亩扩至840万亩。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工程是基础保障。“水要供出去,必须通过工程,灌区工程体系错综复杂,渠首工程相当于心脏。”从1980年代开始,都江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陆续实施,位于渠首的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沙沟河、黑石河等6条干渠过流能力整体提升,人民渠和东风渠干渠两条高速水道全部打通。

徐兴文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记载着他进入都江堰管理局工作30年来的各种数据,“起先没有电脑,历年的用水统计、灌溉面积、水量统计等资料,我就一直记在本子上。”笔记本上有很多表格,工程、供水、气象资料等都是按年代记录。

“(1970年代)之前,龙泉山以东十年九旱,对粮食收成影响很大。”徐兴文说,引水到丘陵灌区后,龙泉山脉以东的老旱区连年丰收,大幅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同时,利用水利工程为灌区分洪,减轻了灌区防汛减灾压力。

前行:“天府之国”的水资源保障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而富饶的成都平原上。“其设计之精密,营构之宏伟,实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奇观,征之四海,亦无出其右者。”何开四至今仍可轻松背诵《碑记》内容,对于当年撰写的过程,同样记忆犹新。

1994年初,何开四时任《当代文坛》主编,接到水利部和省政府的“任务”时,“时间很紧,我先用三四天的时间构思,动笔时一气呵成,写下了碑记。”何开四回忆,当年他刚好50岁,先用钢笔写了3页稿纸,成稿后请人打印出来交稿。“当时给相关部门看稿子的时候,一个字都没改,原文刻成了碑文。”

立碑的那一天,现任都江堰管理局渠首运行保护中心负责人汪劲松还是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在招待所工作,来了很多人,食堂都坐满了。”汪劲松回忆,虽然没到揭碑现场见证历史,他还是异常激动,“找了个空隙,我拿着印有碑文的宣传单请何开四老师签了名,现在还留着作纪念。”

实灌一千万亩为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省带来了什么?首先是水资源保障。“随着实灌面积的扩大,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徐兴文说,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为成都平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比如,每次暴雨后,岷江支流白沙河都会出现高浊度水,我们将柏条河进口闸门关闭,并通过磨儿潭应急供水工程的暗渠,将清水输入柏条河,这样就保障了成都中心城区的生活用水安全。”

传承:建设现代化灌区榜样

都江堰景区游人如织,江水穿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溉着广袤的成都平原。“立碑的时候,还没有景区。依托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三大工程,才设立了都江堰景区。”汪劲松说。

近年来,都江堰管理局保障供水安全、完善工程体系、依法治水管水,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灌区荣获“中国最具时代精神魅力灌区”称号。

都江堰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正努力构建“节水、安全、智慧、生态、文化、活力”的现代化灌区,启动“三年行动方案”,力争三年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灌区榜样。

下一步,该局将加快水资源监管体系建设,坚守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将“引大济岷”调水工程作为开源工程,彻底解决灌区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实施现代化改造,坚持岁修制度,在平原灌区重点推动骨干水利工程提档升级,在丘陵灌区重点实施骨干渠道除险、支渠配套改造等,保障工程安全和用水安全。

同时,在灌区改造中传承“深淘滩、低作堰”的建设理念,构建友好和谐的人水关系,因地制宜实施水系连通、岸线保护等工程,将灌区改造与城市建设相融合,为灌区人民提供更多普惠优质的水生态产品。

此外,该局将依托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品牌效应,打好“水文化旅游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蜀水文化品牌项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