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激动人心。为全面客观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四川省统计局开展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分析。
7月1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之一,对百年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和梳理。
回望过去,经得起历史检验
回望历史,1921年的中国,军阀割据、积贫积弱,九原板荡、百载陆沉,被称为是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1921年的四川军阀派系林立,混战不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四川也步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黄金时期。我们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的数据变化看百年四川沧桑巨变。
一是端稳饭碗品味变迁。
民以食为天。一碗饭,记录着百姓生活的日益改善,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巨大变迁。四川人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窝头咸菜”到现在“肉蛋奶菜”,从“吃得饱”到追求“吃得好”,每一个人都真切感受着百年来舌尖上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川粮食生产的亩产水平低,在几千年的时间内一直处在缺粮甚至饥饿的边缘。
1949年,四川粮食总产量1090.8万吨,粮食单产水平仅107.8公斤/亩,随着全国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和化肥事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农村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8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增加到2599.7万吨;由于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技术进步推动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四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202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527.4万吨,是1949年的3.2倍,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72.5公斤/亩,人均粮食消耗量超过140公斤,确保了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上。
同时,四川作为全国生猪第一大省,生猪出栏头数常年保持在5000万头以上,川茶、川酒、川菜、川药、川果等特色产品享誉全国。当吃饱已经不是问题,“吃得好”“吃得健康”就成为了新的追求,四川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统计显示,2020年四川人均口粮消费量相对1978年下降10%以上,肉蛋奶的消费量增加6倍以上,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增长5倍以上。
二是工业兴省铸就辉煌。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区域经济发展主导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工业增加值仅2.5亿元,仅能生产白糖、白纸、白布、盐等,“吃、穿、用”等简单工业品总产值占全省工业的八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到1978年四川初步建立了以机械、食品制造、纺织皮革、化学和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增加值59.4亿元,但整体实力和规模依然较小。
改革开放后,四川持续优化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发展重点,工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完善,工业41个行业大类全部齐备,1997年工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2013年迈过万亿大关。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川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3万亿元,五大现代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已超万亿,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也正向万亿级迈进。
从积贫积弱到工业大省,从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制造,从手工作坊到企业集群,从简单结构到完整体系,百年来四川工业走出了一条变大变强的辉煌之路。
三是消费丰富生活改善。
穿着靓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质资源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四川人民的穿着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土、粗、破、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纺织产品供应增加,服装流行开始加快,穿着成为个人魅力的体现,“一衣多季”变成“一季多衣”,并由单纯的保暖需求向舒适、时尚转变。2019年四川居民人均衣着支出达到1213元,是1980年的40倍以上。
住房大起来。上个世纪20、30年代,华夏大地到处战火纷飞、人民流离失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人民有了自己的住所,但受经济基础条件限制,普遍住的简陋,城市居民以筒子楼为主,农村居民以土坯房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四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3.6平方米,1978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也仅7.0平方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后城市房地产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居民住房逐渐从“蜗居”走向了“宜居”,到2020年四川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3.4平方米,住房是两居室以上或单栋楼房(平房)的居民占98.2%,住房主要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砖瓦砖木的居民占96.6%。
耐用消费品多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除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外,基本没有其他耐用消费品。改革开放后,随着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层次提高,耐用消费品已全面普及,2020年四川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9.1辆,洗衣机98.7台,冰箱(柜)103.0台,彩色电视机120.3台,空调108.1台;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7.3部,计算机38.9台。
此外,扫地机、洗碗机、无人机、空气净化器等智能高档设备进入大众家庭,消费生活向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不断迈进。2020年四川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5%,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30个百分点左右,居民消费范围不断拓宽延伸,已经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四是交通通达蜀道不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曾是四川盆地交通险阻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四川公路少之又少,铁路、民用飞机更是没有。而现在的四川交通已今非昔比,蜀道之难一去不复返。
公路方面,32条国道、115条省道纵横交错,1135条县道、7066条乡道经编纬织,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连通了全省各个市、县、乡(镇)、村,全省公路里程超过33万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38倍,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突破8100公里,排名全国第二。
铁路方面,自1952年川内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开始,四川铁路事业不断发展提速,从20世纪60、70年代铁道兵浴血建设的宝成、成昆、襄渝铁路,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内昆、达成铁路,再到十八大之后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高铁相继建成通车,同时,川藏铁路、成渝高铁中线、成达万高铁等重大铁路项目也在规划建设中,“蜀道通”已经加速向“蜀道畅”转变,到2020年底,全省铁路运营和在建里程已超过6600公里,运营里程突破5090公里,进出川通道铁路达到10条,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1140公里。
航空方面,四川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国际航线网络遍及五大洲,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稳居全国第四、全球前三十强,天府国际机场已经通航,成都已成为全国第三个双机场城市,正加速构建“一带一路”空中走廊。
五是人民长寿健康四川。
近代以来,四川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疾病肆虐,缺医少药,四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为尽快改善卫生状况,控制疫病流行,从1950年起,全国相继开展防疫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并在艰苦条件下建立起基本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到1978年四川人均寿命已经提高到68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四川卫生健康资源供给不断增加、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20年的77.3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下降到18.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0‰下降到5.48‰。医疗卫生机构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195家增至2020年的82753家,增长424倍;医院从120家增至2435家,增长20倍;医疗机构实有床位从1972张增至65万张,增长320倍;卫生人员数从2719人增至82.7万人,增长304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1家增至206家。
关键节点,抓得住时代机遇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对一个地区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四川始终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也牢牢抓住了每一个历史发展的机遇。
抗日战争,四川是大后方,护佑了华夏大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危机,面对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华东沦陷,四川人民勇敢而坚决地站了出来,作为抗战大基地,为抗战的胜利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出了无私奉献和巨大牺牲,以血肉身躯托起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八年间,四川向全国战场奉献了300余万子弟兵,伤亡64万,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四川一省征兵额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全国抗日军队中不到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十大元帅中有4位来自四川,民间有流传“无川不成军”“川人从未负国”。
八年间,四川向全国贡献了三分之一的粮赋和大量募捐,面对前方将士浴血沙场、缺衣少粮、作战艰苦,四川民众掀起了爱国募捐的高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两次爱国献金募捐多达6至7亿元,从1941年到抗战胜利的4年间,四川征收稻麦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八年间,四川担负了大后方艰难的建设重任,虽然日军轰炸频繁,但工厂不停工,工人们加班加点为前线赶制被服和武器弹药,为抗日战争源源不断地供给物资,构成了“中国工业史上的壮丽诗篇”。
三线建设,四川是主战场,备份了九州上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复杂,1964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川作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国之重器悉数迁进,各地精英纷纷入川,建成了30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体系,在我国西部纵深地区建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
三线建设期间,四川总投资规模达393亿元,新建、扩建、内迁了以重工业为主的项目250多个,加上本地工业发展壮大,到1982年全省工业企业达到46339个,职工人数1033.1万人,工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68.8亿元提高到1978年的225.6亿元,年均增长9.6%,诞生了攀钢、长虹、成飞、东方电气等重点工业企业,中国物理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
三线建设改变了四川的经济结构,经济支柱由传统的农业转变为工业,增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硬度”,集中、系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蜀道难”等交通问题,崛起形成了以攀枝花为代表的大量特色工业城市,全面缩小了西部地区与沿海一线地区的差距,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线建设也改变了全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的格局,在交通闭塞、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却十分丰富的四川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工业基地,极大增强了我国应对冷战时期日趋紧张的国际局势的发展底气。
改革开放,四川是策源地,影响了神州处处。四川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四川人民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优秀传统,解放思想、砥砺前行,敢闯敢试、勇立潮头,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多项“第一”,留下许多历史性“首创”。
1978年1月广汉县金鱼公社把“包”字运用到农业生产责任制中,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成为四川第一个实施“包产到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公社,是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早实践之一。
1980年6月在距离金鱼公社20公里的向阳公社,正式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并成立乡党委、乡政府、乡农工商联合公司,向阳乡作为中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在全国最早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新体制。
1978年10月四川省委确定在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6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工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这是全国最早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尝试,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
1981年省委在广汉、新都、邛崃三县开展县级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和劳动者积极性,为全国起到了示范探路作用。从农村到城市,从政府机关到国有企业,四川多方面的改革均走在全国前列,也为四川赢得了“改革之乡”美誉。改革带来了发展的红利,1979年四川GDP超过200亿元,达到205.8亿元,到1991年四川经济总量迈上第一个千亿元台阶,达到1016.31亿元,1980-1990年四川GDP年均增速达到8.3%。
西部开发,四川是火车头,带动了西部各地。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并将1999年到2009年作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基础阶段。十年间,四川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突出的成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四川经济总量从1999年的364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4191亿元,年均增长11.6%,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西部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221亿元增加到12021亿元,年均增长25.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12亿元增加到1174亿元,年均增长18.7%,均居西部第一。
显著的变化是民生问题得到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78元增加到13904元,年均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4元增加到4462元,年均增长9.2%;
四川解决了142.5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了530万低收入人口的生活质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从420万增加到2023万人。
重大的突破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四川以交通、能源、水利、通信为重点,集中建设了一批缓解发展瓶颈制约的重大项目,打开了15条进出川通道,全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比十年前增加了一倍多。紫坪铺水利枢纽、大桥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竣工使用,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西电东送、川气东输等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四川从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出发,大力发展能源、机械制造、旅游、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钒钛钢铁、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优势逐步凸现,2009年工业增加值是十年前的4.4倍;旅游总收入是十年前的5.6倍。
拥抱未来,擘画出宏伟画卷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复杂变化、芦山强烈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洪涝灾害等风险挑战,推动各领域取得新突破,持续书写治蜀兴川的发展新篇章,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川新征程。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总量迈上新台阶,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元,2018年超过4万亿元,仅用3年时间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2020年经济总量48598.8亿元,在全国的排位保持第6位。四川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15年的4.4%提高到2020年的4.8%,提高了0.4个百分点。2016—2020年,四川GDP年均增速为7%,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十三五”预期目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省人均GDP连续迈上两个万元台阶,2019年达55774元,在全国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上升到第18位;从2015年相当于全国的73.9%提高到2019年的78.7%,提高了4.8个百分点;全省人均GDP年均增长7.2%,增速比全国高1个百分点。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10+3”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势头良好,川粮、川油、川菜、川果、川茶等产量稳步提升,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6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556.6亿元,年均增长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5+1”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培育,2020年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超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80%,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首个突破万亿产值的产业。在五大现代产业发展带动下,2020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3428.7亿元,年均增长7.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4+6”现代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两万亿元,2020年达25471.1亿元,年均增长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需求动力支撑有力。着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稳投资、补短板,2016—202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5%。2020年末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8140公里,高速公路实现市(州)全覆盖;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20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7.8公里,超过广州,跃居全国第3位;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基本实现“县县通5G”目标。着力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201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两万亿元,2020年达20824.9亿元,年均增长8.5%,增速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全域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8081.9亿元,年均增长20.4%,增速比全国高14.9个百分点。
转型发展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转变,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12.1:43.5:44.4调整为2020年的11.4:36.2:52.4,服务业比重超过50%,工业和服务业双轮支撑格局进一步巩固。就业结构持续改善,城乡就业人员结构由2015年的32.3:67.7调整为2019年的35.1:64.9,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由2015年的38.6:26.6:34.8调整为35.1:27.3:37.6,实现由“一三二”到“三一二”的重大转变,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产业。城乡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8%,比2015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2015年的8.4个百分点缩小为6.8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蹄疾步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突出,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9%,比2015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2020年末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8%,比2015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定上升,2019年为1.87%,比2015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专利授权8.2万件,是2015年的1.3倍;高新技术企业5669家,是2015年的2.1倍。三新经济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020年的15.5%;2020年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达17.3%,比201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主干”引领作用明显,2020年成都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36.5%,比2015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22352亿元,占全省比重46%,对全省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多支”发展活力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占全省经济比重超过60%;川南经济区加快一体化发展,经济增速居五区首位;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势头良好;攀西经济区转型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市州经济追赶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千亿以上市州个数从2015年的10个增加到2020年的16个,绵阳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乐山突破2000亿元,广元突破1000亿元;7个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2020年7市经济总量合计超过全省的1/3。县域底部经济基础不断夯实,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达123个,比2015年增加26个,其中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达10个。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53元,年均增长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年均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20年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30.1万人,是2015年的1.5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591.7万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由2015年的2.4万所增加至2020年的2.5万所,在校生由2015年的1514.7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1611.5万人。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20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279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5.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63.3万人。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0.8%,全省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5%。全省单位GDP能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保持下降态势,顺利完成“十三五” 全省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