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丨若尔盖湿地:归来与重生

2021-07-06 22:30:1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博尔

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哐当哐当……辽阔的大草原上,微风轻拂。平坝中,红砖垒砌的小平房里,传出一阵锅碗瓢盆声。

2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前。(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快点搬咯!”7月6日中午,匆匆扒了两口米饭,旦珍泽让和父母一起,忙着将屋里的生活用品,往停放在院坝的五菱宏光小车尾箱里运。

天气越来越热,他们这两天要把100多只牦牛和绵羊赶上山,并在山上扎起帐篷,享受近两个月的凉快放牧。他们世代居住的这个地方——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俄藏村,祖祖辈辈依靠草原、湿地,放牧为生。

“过去那片山上没有水和草。”指着目的地,旦珍泽让的父亲卓玛泽郎感叹,几年前,曾因牧场湿地退化,父子俩不得不远走他乡,辗转全国各地打工谋生。如今湿地修复归来,家乡放牧活动又忙起来,他俩就是几天前才回来赶忙的。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号拦水坝周围的草(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小小家庭的变迁,浓缩并见证了整个若尔盖大草原湿地的重生。

作为全国三大湿地之一的若尔盖湿地,湿地面积55万公余顷,涵盖若尔盖、红原、阿坝县大部分和松潘县北部区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黄河流经四川的主要干流地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为黄河上游提供30%水量。

这里还蕴藏着70亿立方米高原泥炭,为全国之最,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区域。(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曾经的若尔盖,因为气候变暖、鼠害、无序开发、过载放牧等因素,湿地大量退化。随湿地而“退”的,还有当地牧民和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植物。

近年来,随着绿色生态发展观念的转变和相关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退化的湿地得到治理、修复,像卓玛泽郎父子一样的“归来者”越来越多。

退:

湿地退化,村民背井离乡谋生

穿藏袍、戴藏帽,今年刚刚20岁的旦珍泽让,看起来比同龄人更成熟一些。吃糌粑、喝酥油茶长大的他,最熟悉不过的是辽阔草原和汪汪湿地。

“很小的时候,就听村里的老辈子讲过红军在若尔盖过草地的故事。”他使劲地挽起裤腿,比划着说,红军战士踏进沼泽,腿陷到了膝盖。大家手挽着手,艰难前行。

老鼠曾在若尔盖湿地打的洞。(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这样的场景,屡屡出现在那些反映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中。“我以前去实地看了,像电视里那么多水的沼泽,已经很难找到了。”卓玛泽郎摆摆手,说“水满湿地”那是几十年前的情景,现在的电视剧多少有些夸张。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区域建设了围栏。(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指着墙角一把锄头,50多岁的卓玛泽郎,讲述了他小时候的见闻。

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当地为了谋生和发展,大规模开垦湿地放牧。这是因为,湿地水多、泥稀,牦牛、绵羊一进去脚就被陷住了。于是,拖拉机、锄头齐上阵,开辟道道沟渠,将湿地中的水放出来,以便牲畜进入吃草。

“那时候一心为了吃饱,所有人挖沟的积极性很高,我家锄头都挖断了几把。”卓玛泽郎说。

若尔盖湿地一角。(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湿地变草地,加之当时草场未分到户,村民们无序、过载放牧,加速了湿地退化。

“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省林草局湿地保护中心负责人顾海军说,近年若尔盖湿地蒸发量持续大于降水量,导致湿地涵水变浅,甚至土壤裸露,出现黑土滩。

2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后。(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若尔盖县林草局提供的一张照片显示,俯瞰若尔盖一处湿地,绝大部分区域已经变成污水的土地。灰色和黑色是整个画面的主色调,只剩少量黄色和绿色的草地点缀其中。近处,有一条弯弯曲曲、形似蚯蚓的小河,河中水面远低于河岸。

湿地退化,直接影响当地村民生存。俄藏村共有90余户450余人,基本都靠放牧为生。

5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前。(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放牧多的一家有200头牛、500只羊,少的也有20多头牛、七八十只羊。”卓玛泽郎掰着指头算账:大牦牛算800斤,一头能卖六七千元。大绵羊算80斤,一只能卖2000多元。

随着时间推移,湿地退化带来的影响逐渐放大。俄藏村党支部书记抗州泽让说,到2012年左右,全村11万亩草场中1.5万亩无法放牧,村民不得不去外面承包草场。按70元/亩的价格算,全村每年将多支出100多万元草场承包费。

卓玛泽郎家有1100多亩草场退化,为此每年损失3万多元放牧收入。“别人家的草场湿地也在退化,你给钱也很难承包到草场。”2018年,带着刚成年的旦珍泽让,父子俩打点行李(仅仅是几件衣服),外出打工求生。

5号小型拦水坝施工后。(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卓玛泽郎几乎没上过学,旦珍泽让只读了初中,语言不通、技能缺乏的父子俩辗转全国各地,在工地上搬砖、拧螺丝、卖苦力,尝尽苦头,一月工资不过四五千元。

每当看到工友们举杯欢庆佳节的情景,父子俩总是望着漆黑的夜空,暗暗抹泪。他想念家乡的妻子,想念美丽的大草原,想念那些牛羊,想念那一碗酥油茶、青稞酒……

治:

一座水坝,恢复一地生态

卓玛泽郎的爱人,是个贤惠的妻子和慈爱的母亲。

卓玛泽郎和旦珍泽让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她独自一人骑着马,放养着一小群牦牛和绵羊。

夏天昼长夜短,她每天早上七八点就赶着羊群出门,傍晚天将黑时又赶回家。9月以后,若尔盖逐渐迎来风雪,可以上午10点多以后再出门。

她还要给牛羊挤奶、修剪羊毛,牵着牛羊、带着农副产品去集市上交易。空闲时候,她也做些针织活儿,等春节来临时亲手给父子俩穿上,那是一年中屋子里最热闹的时刻。

5号小型拦水坝施工中。(若尔盖县林草局供图)

7月初的若尔盖,也是个热闹的季节。此时,当地白天气温在十来度左右,正处旅游旺季。

从县城出发,沿213国道向西北行进,穿越热尔大草原、花湖生态旅游区。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牧民们赶着牦牛、绵羊,悠然游荡,飞鸟成群结队从挡风玻璃前划过。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私家车走走停停,拍照打卡。

公路两旁,青草织就的绿色地毯不断铺展,望不到边,不时还能见到一个个水凼、沼泽或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号拦水坝周围的草。(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湿地是水的载体,水是湿地灵魂。“湿地就像海绵,既涵养水源,又调节气候。”顾海军说。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湿地总面积170余万公顷,以若尔盖湿地最大。黄河流经此地,丰水季节径流量增加29%,枯水季节径流量增加40%。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修复治理退化湿地,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一个又一个湿地修复治理工程项目,在若尔盖落地生根。

“有二十多公分高了。”食指、拇指比个“八”,蹲在麦溪乡政府外一片湿地中,若尔盖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副股长刘海金,徒手测量俄藏村这片湿地中草的高度。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从2019开始在这里进场施工。措施之一,就是将之前开挖的排水渠填上,同时修建新的拦水坝蓄水。

去年7月通过验收的这项工程,总投资8880万元,累计填堵排水沟35公里,恢复湿地水位6处,恢复湿地区域植被6400公顷,设置围栏78公里。

跨越齐膝盖高的铁丝围栏,记者走进工程实施区域,只见周围一片绿色海洋,披碱草、老芒麦、燕麦等长得又深又密,三五步之内可见一个个水凼。“过去这些地方都是裸露的黑土滩,下点雨水很快就干了。”附近村民说。

再往里走,见到一处长100多米的“T”形1号拦水坝,迅疾的水流不断从坝上漫过,流向下游各处。

刘海金说,过去这里是自然河道,雨水下来后,水面不过两三米宽,现在有几十米宽,将冬季枯水期水面高度至少提升了10厘米。记者下水实测,水深超过1米。而两公里外的4号拦水坝因为水涨得太高,无法走近观看。

类似地,该项工程在麦溪乡、红星镇修建微型拦水坝152座。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记者看到,1号拦水坝上覆盖了近30公分的泥土和牛羊粪,播撒了草种,青草已经根深蒂固。该项工程还设置了3年管护期,今年4月进行了补种。

顾海军说,湿地修复的思路,是工程措施(修拦水坝)和生物措施(种草)相结合,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抚育为辅。

近年来,若尔盖采取治沙还湿、种草还湿、灭鼠还湿、填沟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助试点、湿地生态资源管护等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仅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就累计修复湿地9.6万亩。

归:

随湿地归来的,不止牧民

扔下行囊,冲进帐篷,揭开水壶,“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三碗酥油茶——旦珍泽让仍清晰记得,他2019年初在外打工第一次回家时的情景。

不过,这一次回家,他不再狼吞虎咽。“现在草原湿地恢复了,放养的牛羊又多了。我们这次要在家待一段时间,忙过这一阵子才出去。”他说。抿着马奶酒,卓玛泽郎指了指邻居,“那几家人也是前几天回来的。”

随湿地归来的,不止牧民。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这几天,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科研科科长索郎夺尔基,领着科研团队,进入花湖跟踪调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作为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近年来,飞抵若尔盖湿地繁衍生息的黑颈鹤不断增多,已达1000多只。

在它们频繁活动的花湖,面积从2009年的200多公顷,扩大到现在的600多公顷。保护区外曾经干枯的湖泊沼泽,如今又有水了。

若尔盖湿地,黑颈鹤对天齐鸣。(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多年未见的大天鹅,再次出现在俄臧村这片修复后的湿地。就连之前从未记录到的羚牛,最近也在若尔盖现身。

湿地恢复,离不开长效的管护。查看是否有乱搭乱建、破坏湿地草场等行为,为科研人员带路……7月4日,红星镇河它村湿地生态管护员阿泽,又忙了一天。

为凝聚力量,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聘请当地干部群众作为巡护员、湿地生态管护员,全覆盖对湿地资源进行管护。

从2015年起,保护区利用相关项目资金,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就是根据不同的湿地退化情况,采取禁牧、限牧、草畜平衡等方式,分别给予相应生态效益补偿,引导牧民科学有序保护湿地。”索郎夺尔基说。

牛羊在辽阔的若尔盖大草原上生活。(四川在线记者 王代强 摄)

对当地人而言,湿地是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源。

在若尔盖县林草局对面,有一家“利生”酒店。老板陈姐说,因为冬季天气极寒,酒店每年只在4月至11月营业。即便如此,这些年,由于湿地恢复,游客越来越多,她亲眼所见县城酒店宾馆数量增长到40多家。为提升竞争力,她去年投资300多万元,将酒店重新装修。

生态好了,游客多了,收入增加了。仅2016年至2019年,若尔盖累计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约60亿元。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在深入宣传、政策支持、科学引导下,若尔盖的农牧民们开始发展旅游、运输、建筑等多种产业。

绿色生态发展的观念,已在当地深入人心。在麦溪乡,卓玛泽郎等人自发成立湿地保护协会,组织志愿者沿河道、湿地清理垃圾,宣传湿地修复,动物保护和垃圾清理。

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若尔盖湿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科考工作。(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草原、湿地是我们的家园,也是我们的财产,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卓玛泽郎认识清晰。

梦:

一座公园,孕育一片梦想

“我们这里将建一个若尔盖国家公园,这是一件好事。”麦溪乡党委书记尼西甲反复解释若尔盖国家公园的概念。

卓玛泽郎虽然没完全听懂,但他说对了一句话:“公园里就是有很多植物、动物,自然和谐。”

此时,在距离若尔盖500多公里外的省林草局,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班,正在为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忙碌。

若尔盖湿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科考工作。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更好保护湿地资源,是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的一大初衷。”专班相关负责人说,若尔盖湿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但对标国家公园建立标准,目前若尔盖湿地在管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政策保障上还有弱项。

比如:管理上,由于多部门、分散化管理,未形成全面保护、系统保护的体制机制;治理上,仍以点线状修复为主,缺乏“山水林湖草”综合的、系统的治理规划;政策上,生态保护资金以中省财政补助为主,多元化的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若尔盖湿地一景。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在专班成员看来,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有助于理顺现有的保护和管理体系,将重要的湿地-草原复合生态系统和高寒泥炭沼泽完整地、原真地保护好,以满足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种群不断壮大的需求;既保证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又促进高原牧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们的科研工作,主要是配合外面的科研院所来做。”索郎夺尔基分析了当前若尔盖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矛盾:保护区内不少原住民还在以传统方式放牧,缺乏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部分牧民减畜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若尔盖湿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科考工作。(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在他看来,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将加大对若尔盖湿地的保护力度,进而加大对当地科研等工作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引入更多人才、项目、资金。

若尔盖国家公园将由川甘携手共建,坚持“大手笔、高起点、高标准”。此前,相关单位已完成对若尔盖湿地土壤、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科学考察和研究论证,“申报三要件”已通过专家评审,形成了四川片区总体规划初稿,正全力推进申报工作。

若尔盖湿地,工作人员正在开展科考工作。(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我们将以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为契机,打造全球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和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中心区,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打造‘最美高原沼泽湿地’新名片。”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若尔盖,除了能看国家公园里的美丽风景,还能品尝到牧民家的地道美食。”这次回家,卓玛泽郎谋生了创业梦。

若尔盖湿地的黑颈鹤。(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湿地恢复得好,游客越来越多,打算在345国道边上开间民宿。”说这话时,他底气十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