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杨吉祥 李金芯 范华
每逢七夕,人们就会想起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故事。今天,七夕多以“情人节”的面目示人,可在古代,七夕却有着更丰富的内涵。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如何过七夕。
穿针乞巧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姑娘们在七夕这天都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穿针乞巧”是较早也是最普遍的乞巧方式。在七夕晚上,大家对着月光穿针引线,谁先穿过就是“得巧”。
穿针乞巧
喜蛛应巧
除此之外,还有“喜蛛应巧”。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七夕夜,陈列瓜果于庭院中,有蜘蛛结网则得巧,网密得巧多。
喜蛛应巧
拜魁星
古代的读书人会在七夕节拜魁星。传说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掌考运,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节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遂古代就有了魁首、一举夺魁等词语。
拜魁星
晒衣晒书
晒衣晒书一直是七夕节风俗的重要一环。七夕的日期与立秋相近,潮湿多雨的夏季即将过去。这个时候晒书籍和衣物,可以防霉防虫。
晒衣晒书
凤仙花染指甲
男耕女织的古代社会,一双巧手对于女子来说,是家庭生产力的体现。织工主要靠手,而指甲则是手上最直接的装扮方式,借用凤仙花来染指甲,然后祈求织女赐自己一双巧手。《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武进县七月七日妇女采凤仙花染指甲、祀织女乞巧。”
凤仙花染指甲
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借以求子。
种生求子
除此之外,唯一古今相通的七夕习俗,便是男女互赠礼物。古人会互赠罗帕、香囊、梳子等。你的七夕礼物准备好了吗?
古人赠礼:罗帕、香囊、梳子
出品:毛漫丁 喻茂
策划:谭曦 杨吉祥
动画:杨吉祥 李金芯
配音:范华